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 Micro-CT成像 | 第13-14页 |
1.3 Micro-CT小动物成像应用 | 第14-16页 |
1.4 卵巢肿瘤成像及分割 | 第16-17页 |
1.5 多模态成像技术 | 第17-18页 |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难点 | 第18-19页 |
1.7 论文章节内容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卵巢癌肿瘤原位模型建立与实验设计 | 第20-2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1.3 主要试剂配置 | 第21页 |
2.1.4 细胞株 | 第21-22页 |
2.1.5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6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22页 |
2.2.2 细胞冻存 | 第22-23页 |
2.2.3 细胞复苏 | 第23页 |
2.2.4 卵巢原位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2.2.5 原位模型成像实验流程设计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Micro-CT卵巢成像方法研究 | 第27-43页 |
3.1 Micro-CT图像质量主要参数 | 第27-30页 |
3.1.1 空间分辨率 | 第27-29页 |
3.1.2 密度分辨率 | 第29页 |
3.1.3 噪声 | 第29-30页 |
3.2 系统参数对卵巢成像质量的影响 | 第30-37页 |
3.2.1 Micro-CT设备 | 第30-31页 |
3.2.2 卵巢体模设计 | 第31-32页 |
3.2.3 X射线管电流对卵巢体模的影响 | 第32-35页 |
3.2.4 X射线管电压对卵巢体模的影响 | 第35-37页 |
3.3 造影剂对活体卵巢图像质量的影响 | 第37-42页 |
3.3.1 碘海醇的成像条件分析 | 第38-40页 |
3.3.2 腹腔注射卵巢造影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卵巢肿瘤图像分割及数据处理 | 第43-58页 |
4.1 裸鼠腹腔Micro-CT图像特征及卵巢分割难点 | 第43-44页 |
4.2 经典的肝脏分割算法 | 第44-47页 |
4.2.1 区域生长分割算法 | 第44-45页 |
4.2.2 KFCM分割算法 | 第45-47页 |
4.3 基于高斯非线性耦合函数和轮廓信息的分割算法研究 | 第47-51页 |
4.3.1 图像预处理 | 第49页 |
4.3.2 高斯非线性耦合函数约束条件 | 第49-50页 |
4.3.3 轮廓约束条件 | 第50-51页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4.4.1 本文算法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4.4.2 本文算法与经典算法实验对比分析 | 第53-55页 |
4.5 卵巢体积分析 | 第55-5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裸鼠肿瘤的单源发射X线-荧光双模态成像 | 第58-67页 |
5.1 单源发射X线-荧光双模态断层成像系统 | 第58-59页 |
5.2 离体样品成像 | 第59-62页 |
5.2.1 荧光材料 | 第59页 |
5.2.2 荧光材料可见光 | 第59-60页 |
5.2.3 荧光材料光谱图 | 第60-62页 |
5.3 裸鼠肿瘤成像 | 第62-65页 |
5.3.1 裸鼠皮下肿瘤双模态成像 | 第62-64页 |
5.3.2 裸鼠卵巢癌原位肿瘤双模态成像 | 第64-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70页 |
6.1 总结 | 第67-68页 |
6.2 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