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非“乌托邦”三部曲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章 “乌托邦”三部曲中的病态人格 | 第20-36页 |
第一节 忧郁:革命者的病源 | 第20-25页 |
一、忧郁症:革命者共有的病症 | 第21-22页 |
二、忧郁的原因探究 | 第22-25页 |
第二节 焦虑:忧郁病症的延续 | 第25-28页 |
一、焦虑症:忧患革命的意识世界 | 第25-27页 |
二、焦虑的原因探究 | 第27-28页 |
第三节 癫狂:焦虑过度的宣泄 | 第28-36页 |
一、癫狂症:逃入幻象的路途 | 第29-32页 |
二、癫狂的原因探究 | 第32-36页 |
第二章 “乌托邦”三部曲的意象世界 | 第36-53页 |
第一节 自然意象 | 第36-45页 |
一、花:性本能的释放 | 第37-40页 |
二、雨:恐惧与焦虑 | 第40-45页 |
第二节 社会意象 | 第45-53页 |
一、桃源梦系列:乌托邦的集体无意识 | 第45-48页 |
二、孤岛系列:隐秘的潜意识空间 | 第48-53页 |
第三章 格非接受精神分析学影响的原因探究 | 第53-65页 |
第一节 成长记忆 | 第53-56页 |
第二节 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56-60页 |
第三节 对人性的深入探究 | 第60-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附录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