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朗“美在意象”说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叶朗“美在意象”说的理论渊源 | 第14-27页 |
1.1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渊源 | 第14-20页 |
1.1.1 天人合一思想 | 第14-17页 |
1.1.2 元气论 | 第17-18页 |
1.1.3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 | 第18-20页 |
1.2 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 | 第20-22页 |
1.2.1 现象学美学的影响 | 第20-21页 |
1.2.2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美学的影响 | 第21-22页 |
1.3 从朱光潜、宗白华“接着说” | 第22-27页 |
1.3.1 对李泽厚等美学家美学观点的反思 | 第22-23页 |
1.3.2 从朱光潜“接着说” | 第23-24页 |
1.3.3 从宗白华“接着说” | 第24-27页 |
第二章 “美在意象”说的基本内容 | 第27-41页 |
2.1 “美在意象”的内涵 | 第27-32页 |
2.1.1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 第27-29页 |
2.1.2 “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 第29-30页 |
2.1.3 美就在于意象 | 第30-32页 |
2.2 “美在意象”说的理论核心 | 第32-41页 |
2.2.1 审美意象的性质 | 第33-36页 |
2.2.2 审美感兴论 | 第36-38页 |
2.2.3 人生境界论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叶朗“美在意象”说的推衍 | 第41-47页 |
3.1 “艺术就是美” | 第41-44页 |
3.1.1 各类艺术的美皆在意象 | 第41-42页 |
3.1.2 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在意象 | 第42-44页 |
3.2 自然美之本体在意象 | 第44-45页 |
3.3 社会美、技术美、科学美 | 第45-47页 |
结语 “美在意象”说的价值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