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二、 民主理论综述 | 第10-14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五、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5-16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16-24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第16-21页 |
1. 对封建社会及之前的民主思想的批判借鉴 | 第16-17页 |
2. 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批判借鉴 | 第17-21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 | 第21-24页 |
1. 对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经验总结 | 第21-23页 |
2. 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总结 | 第23-24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4-40页 |
(一)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 第25-27页 |
(二)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和形式 | 第27-30页 |
(三) 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和手段 | 第30-33页 |
(四) 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路径 | 第33-40页 |
1. 政治前提: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 第33-36页 |
2. 经济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 | 第36-37页 |
3. 基本途径和法制保证:法律上升为人民的意志 | 第37-40页 |
三、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40-45页 |
(一) 科学性 | 第40页 |
(二) 阶级性 | 第40-41页 |
(三) 革命性 | 第41-42页 |
(四) 广泛性 | 第42-45页 |
四、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第45-56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45-48页 |
1. 有利于认清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 | 第45-48页 |
2. 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规律的认识 | 第48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48-56页 |
1. 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民主的信念 | 第49-50页 |
2. 有利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第50-52页 |
3. 有利于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52-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编著作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