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油画技法论文--漆画、涂料画技法论文

鸳鸯漆盒漆画研究--东周时期楚地绘画的地域性特征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3页
一、东周时期绘画发展的基本趋势第13-27页
    (一) 东周绘画发展的基本形势第14-22页
        1. 东周前中国绘画简述第14-15页
        2. 东周绘画发展的新特征第15-18页
        3. 绘画技艺的进步第18-22页
    (二) 东周绘画转型时期民众的心理特征第22-24页
    (三) 绘画发展在鸳鸯漆盒中的体现第24-27页
二、鸳鸯漆盒上两幅漆画的图像分析第27-53页
    (一) 漆画中绘制的三种乐器在先秦礼乐器中的作用第27-33页
        1 编钟:身份地位的象征第27-29页
        2. 编磬:清脆的雅乐之声第29-30页
        3. 建鼓:沟通天地的媒介第30-33页
    (二) 鸳鸯漆盒上乐师和舞者形象第33-41页
        1. 神人还是异兽第33-39页
        2. 乐师与舞者的装扮第39-41页
        3. 乐器支撑物的描绘第41页
    (三) “礼崩乐坏”下的乐舞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第41-45页
    (四) 鸳鸯漆盒上两幅漆画的图式特点第45-53页
        1. 线条的运用第45-47页
        2. 色彩的丰富第47-49页
        3. 剪影式造型第49-50页
        4. 平板式构图第50-51页
        5. 战国早期绘画的意义第51-53页
三、鸳鸯漆盒漆画中体现的东周时期楚地绘画特征第53-68页
    (一) 东周楚地绘画的特征第53-65页
        1. 审美与实用功能的统第53-56页
        2. 绘画内容的多样性第56-60页
        3. 楚地绘画与其他地域在绘画内容上的不同第60-65页
    (三) 楚地巫风在绘画中的体现第65-68页
结束语第68-7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中国南方油画山水画派的文化自觉
下一篇:欧阳予倩的戏曲音乐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