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优化探究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9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         2.1.1 一带一路 | 第19-20页 | 
|         2.1.2 旅游地理学 | 第20页 | 
|         2.1.3 旅游地理课程 | 第20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2.2.1 情境学习理论 | 第20-21页 |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         2.2.3 需求分析理论 | 第22-23页 | 
|         2.2.4 耦合理论 | 第23-24页 | 
| 3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第24-36页 | 
|     3.1 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 第24页 | 
|         3.1.1 调查目的 | 第24页 | 
|         3.1.2 调查对象 | 第24页 | 
|         3.1.3 调查方法 | 第24页 | 
|     3.2 问卷设计 | 第24页 | 
|     3.3 调查内容与结果分析 | 第24-36页 | 
|         3.3.1 课程调查分析 | 第25-26页 | 
|         3.3.2 教材调查分析 | 第26-28页 | 
|         3.3.3 教学调查分析 | 第28-31页 | 
|         3.3.4 “一带一路”认识调查分析 | 第31-33页 | 
|         3.3.5 相关性分析 | 第33-36页 | 
| 4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优化路径探索 | 第36-45页 | 
|     4.1 调整完善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特色 | 第36-37页 | 
|     4.2 明确三维教学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 第37-38页 | 
|     4.3 选择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 第38-39页 | 
|     4.4 设计趣味教学活动,丰富感性认识 | 第39-42页 | 
|     4.5 采用多元教学评价,培养核心素养 | 第42-45页 | 
| 5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一带一路”教学设计 | 第45-57页 | 
|     5.1 教学设计实证 | 第45-56页 | 
|         5.1.1 “一带一路”陕西篇 | 第45-50页 | 
|         5.1.2 “一带一路”西亚篇 | 第50-56页 | 
|     5.2 实施效果分析 | 第56-5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6.1 结论 | 第57页 |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一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第62-64页 | 
| 附录二 中职学校旅游地理教师访谈提纲 | 第64-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