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言 | 第10-13页 |
一、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二、结构说明和研究视角 | 第11-13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 | 第13-20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理论的基本主张 | 第13-15页 |
1、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 第13-14页 |
2、加强自身的统一和团结是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立足点 | 第14页 |
3、无产阶级要敢于联合其他阶级及其政治派别 | 第14页 |
4、无产阶级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具有独立性 | 第14-15页 |
二、列宁的统一战线思想 | 第15-16页 |
1、无产者革命要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结合起来 | 第15页 |
2、要团结重视资产阶级专家和知识分子 | 第15-16页 |
3、关于无产阶级同盟军问题 | 第16页 |
4、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 | 第16页 |
三、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 | 第16-20页 |
1、中国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 第17页 |
2、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 第17-18页 |
3、在统一战线中要实行正确的政策和策略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政治协商与阶层合作:改革时代邓小平关于政党合作、知识分子和非公人士的论述 | 第20-33页 |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第20-26页 |
1、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可行性 | 第23页 |
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23-24页 |
4、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立场 | 第24-26页 |
二、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 | 第26-29页 |
1、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的原因 | 第26-27页 |
2、团结和依靠知识分子的措施 | 第27-29页 |
三、发挥原工商业者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 第29-33页 |
1、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发挥原工商业者和非公有制经济作用的原因 | 第29-30页 |
2、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发挥原工商业者和非公有制经济作用的措施 | 第30-33页 |
第三节 国家稳定与和平统一:邓小平关于民族、宗教及统一问题的统战论述 | 第33-40页 |
一、关于民族关系及民族区域自治的统战主张 | 第33-35页 |
1、邓小平民族关系理论中的统战主张 | 第33-34页 |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 第34-35页 |
二、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主张 | 第35-37页 |
三、关于港澳台及海外侨胞的统战工作 | 第37-40页 |
1、“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 第37页 |
2、海外侨胞与民族振兴 | 第37-40页 |
结语统战、稳定与发展:邓小平统战理论的时代主题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