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儒家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影响概述 | 第9-16页 |
| 1.1 儒家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影响:法律文化视角 | 第9-11页 |
| 1.1.1 中国劳动法治是一种法律文化现象 | 第9-10页 |
| 1.1.2 儒家思想是中国法律文化的重要载体 | 第10-11页 |
| 1.2 儒家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影响:法治本土资源视角 | 第11-13页 |
| 1.2.1 中国劳动法治对本土资源的依赖性 | 第11-12页 |
| 1.2.2 儒家思想是中国的重要法治本土资源 | 第12-13页 |
| 1.3 儒家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儒家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积极影响 | 第16-27页 |
| 2.1 儒家“中和”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积极影响 | 第16-19页 |
| 2.1.1 儒家“中和”思想简介 | 第16页 |
| 2.1.2 儒家“中和”思想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16-19页 |
| 2.2 儒家“民本”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积极影响 | 第19-22页 |
| 2.2.1 儒家“民本”思想简介 | 第19-20页 |
| 2.2.2 儒家“民本”思想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20-22页 |
| 2.3 儒家“义利观”对中国劳动法治的积极影响 | 第22-24页 |
| 2.3.1 儒家“义利观”简介 | 第22-23页 |
| 2.3.2 儒家“义利观”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23-24页 |
| 2.4 儒家“德法并用”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影响 | 第24-27页 |
| 2.4.1 儒家“德法并用”思想简介 | 第24-25页 |
| 2.4.2 儒家“德法并用”思想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儒家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消极影响 | 第27-35页 |
| 3.1 儒家“人治”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消极影响 | 第27-29页 |
| 3.1.1 儒家“人治”思想简介 | 第27页 |
| 3.1.2 儒家“人治”思想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27-29页 |
| 3.2 儒家“等级”观对中国劳动法治的消极影响 | 第29-31页 |
| 3.2.1 儒家“等级”观简介 | 第29页 |
| 3.2.2 儒家“等级”观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29-31页 |
| 3.3 儒家“泛道德主义”对中国劳动法治的消极影响 | 第31-32页 |
| 3.3.1 儒家“泛道德主义”简介 | 第31页 |
| 3.3.2 儒家“泛道德主义”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31-32页 |
| 3.4 儒家“无讼”思想对中国劳动法治的消极影响 | 第32-35页 |
| 3.4.1 儒家“无讼”思想简介 | 第32-33页 |
| 3.4.2 儒家“无讼”思想在中国劳动法治中的体现 | 第33-35页 |
| 结语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