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地下水论文

严重核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应急对策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核素迁移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核事故应急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页
        1.3.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桃花江核电站地下水流场研究第17-31页
    2.1 理论基础第17-19页
    2.2 研究区概况第19-21页
        2.2.1 地形地貌第19-20页
        2.2.2 地下水性质第20-21页
    2.3 地下水流场计算第21-30页
        2.3.1 水文地质模型第21-22页
        2.3.2 源汇项第22-25页
        2.3.3 地下水流场计算结果第25-28页
        2.3.4 地下水流场检验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严重核事故对地下水的影响第31-51页
    3.1 核素选择及性质第31-32页
    3.2 点源工况计算第32-36页
        3.2.1 点源源项设计第32-33页
        3.2.2 点源计算结果第33-36页
    3.3 面源工况计算第36-45页
        3.3.1 面源源项设计第36-37页
        3.3.2 面源计算结果第37-45页
    3.4 线源工况计算第45-49页
        3.4.1 线源源项设计第45-47页
        3.4.2 线源计算结果第47-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严重核事故对地下水的应急措施第51-74页
    4.1 源头控制第51-55页
        4.1.1 地下水监测第51-52页
        4.1.2 去除污染源第52-53页
        4.1.3 放射性废水处理第53-55页
    4.2 近场阻隔第55-68页
        4.2.1 降低地下水位第55-58页
        4.2.2 隔绝降雨第58-61页
        4.2.3 抑尘剂第61-62页
        4.2.4 地下防渗墙第62-64页
        4.2.5 柔性隔离层第64-68页
    4.3 远场保护第68-72页
        4.3.1 吸附第68-69页
        4.3.2 核事故应急决策系统第69-71页
        4.3.3 地下水长期监测第71-72页
    4.4 地下水资源应急方案第72-7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5.1 结论第74-75页
    5.2 创新点第75页
    5.3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1页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1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1-82页
附件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建AraBAD工具实现蓝细菌基因表达的可靠调控及光合混养的研究
下一篇:湿式冷却塔填料结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