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3 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节水型社会相关内涵及建设进展 | 第16-25页 |
2.1 节水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2 节水型社会内涵 | 第17-18页 |
2.2.1 节水型社会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2 节水型社会的特征 | 第18页 |
2.3 节水型社会的提出过程 | 第18-19页 |
2.4 我国节水型建设目标与任务 | 第19页 |
2.5 我国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进展 | 第19-24页 |
2.5.1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情况 | 第19-21页 |
2.5.2 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经验总结 | 第21-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25-40页 |
3.1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2页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5-26页 |
3.1.2 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30页 |
3.1.3 指标体系说明 | 第30-32页 |
3.2 指标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9页 |
3.3.1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34-35页 |
3.3.2 权重计算 | 第35-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镇江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评价研究 | 第40-67页 |
4.1 镇江市基本情况 | 第40-48页 |
4.1.1 自然地理情况 | 第40-42页 |
4.1.2 社会经济情况 | 第42页 |
4.1.3 水资源利用现状 | 第42-44页 |
4.1.4 节水型社会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4.1.5 节水型社会建设面临的形势 | 第46-48页 |
4.2 评价目的及意义 | 第48-49页 |
4.3 评价方法 | 第49-50页 |
4.4 节水型社会建设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6页 |
4.4.1 评价层次结构模型的构建 | 第50页 |
4.4.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6页 |
4.5 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6-59页 |
4.6 对策及建议 | 第59-66页 |
4.6.1 节水型农业建设 | 第59-60页 |
4.6.2 节水型工业建设 | 第60-61页 |
4.6.3 节水型社会制度建设 | 第61-64页 |
4.6.4 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民节水减排意识 | 第64-6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