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大地测量学论文--动态大地测量论文

鲜水河断裂运动引起地表形变的向—位错组合模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1 鲜水河断裂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位错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3 向错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断层位错模型第17-28页
    2.1 Okada位错理论第17-22页
        2.1.1 Okada点源位错理论第17-19页
        2.1.2 Okada矩形位错理论第19-22页
    2.2 球体位错理论第22-28页
        2.2.1 球体弹性变形的基本方程与位错Love数第23-24页
        2.2.2 球体位错模型及任意点位错的位移场第24-28页
第三章 断层向错理论模型研究第28-47页
    3.1 概述第28页
    3.2 弹性介质中奇变源与任意点的位移关系第28-30页
    3.3 矩形断层面三维转动与地表形变的关系第30-33页
    3.4 坐标系转换第33-37页
    3.5 基于向错理论模型的单一断层模拟第37-47页
        3.5.1 旋转角不同对模拟值的影响第37-42页
            3.5.1.1 参数ω1 旋转角的不同对模拟值的影响第38-39页
            3.5.1.2 参数ω2 的旋转角不同对模拟值的影响第39-40页
            3.5.1.3 参数ω3 旋转角不同对模拟值的影响第40-42页
        3.5.2 倾角不同对模拟值的影响第42-47页
            3.5.2.1 倾角不同对旋转参数ω1 的模拟值的影响第42-43页
            3.5.2.2 倾角不同对旋转参数ω2 的模拟值的影响第43-44页
            3.5.2.3 倾角不同对旋转参数ω3 的模拟值的影响第44-45页
            3.5.2.4 倾角不同对旋转参数ω1、ω2、ω3 的模拟值的影响第45-47页
第四章 鲜水河断裂带正演模拟第47-57页
    4.1 鲜水河断裂带概述第47-49页
        4.1.1 鲜水河断裂带的地貌特征第47-48页
        4.1.2 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活动第48-49页
    4.2 鲜水河断裂带断层参数的获取第49-53页
        4.2.1 概述第49-50页
        4.2.2 断层分段的方法第50页
        4.2.3 断层分段的标志第50-53页
    4.3 基于位错理论模型的鲜水河断裂带正演模拟第53-54页
    4.4 基于向-位错理论模型鲜水河断裂带的正演模拟第54-57页
结论和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硕士期间参与项目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nSAR技术在地表变化监测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GIS的泾河流域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