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糖信号调控玉米籽粒醇溶蛋白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 前言第13-26页
    1.1 玉米籽粒发育的研究进展第13-19页
        1.1.1 玉米籽粒的结构第13页
        1.1.2 玉米胚的发育第13-14页
        1.1.3 玉米胚乳发育第14-19页
            1.1.3.1 基底胚乳转移层的发育第16页
            1.1.3.2 胚乳糊粉层发育第16-17页
            1.1.3.3 胚乳淀粉合成第17-18页
            1.1.3.4 籽粒储藏蛋白的形成第18-19页
    1.2 细胞壁转化酶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3 非自养器官中蔗糖的卸载机制第22-23页
    1.4 植物响应糖信号的研究现状第23-25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6-47页
    2.1 实验材料第26页
        2.1.1 玉米突变体材料第26页
        2.1.2 菌株及质粒载体第26页
        2.1.3 酶和试剂第26页
        2.1.4 引物合成和DNA测序第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47页
        2.2.1 材料种植与生长环境第26-27页
        2.2.2 组织切片观察第27-28页
        2.2.3 扫描电镜观察第28-29页
        2.2.4 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第29-30页
            2.2.4.1 CTAB法提取玉米叶片基因组DNA第29页
            2.2.4.2 CTAB法提取玉米籽粒基因组DNA第29-30页
        2.2.5 PCR反应筛选多态性SSR分子标记第30页
        2.2.6 PCR产物检测第30-31页
        2.2.7 SSR分子标记的开发第31页
        2.2.8 PCR扩增候选基因序列第31-32页
        2.2.9 胶回收第32页
        2.2.10 连接反应第32-33页
        2.2.11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33页
        2.2.12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转化第33-34页
        2.2.13 大肠杆菌的活化第34页
        2.2.14 大肠杆菌的菌落PCR鉴定第34页
        2.2.15 DNA测序第34-35页
        2.2.16 玉米籽粒总RNA的提取(CTAB法)第35页
        2.2.17 反转录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第35-36页
        2.2.18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36-37页
        2.2.19 序列连锁性分析第37-38页
        2.2.20 等位验证第38页
        2.2.21 生化成分分析第38-42页
            2.2.21.1 醇溶蛋白和非醇溶蛋白的提取第38-41页
            2.2.21.2 蛋白含量的定量分析第41页
            2.2.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41页
            2.2.21.4 糖含量分析第41-42页
        2.2.22 蛋白结构分析与进化树分析第42-43页
        2.2.23 醇溶蛋白基因响应糖信号第43-46页
            2.2.23.1 qRT-PCR检测糖信号对醇溶蛋白的响应第43页
            2.2.23.2 玉米胚乳瞬时表达实验第43-45页
            2.2.23.3 双荧光素酶检测实验第45-46页
        2.2.24 烟草体内激活实验第46-4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7-79页
    3.1 突变体smk3表型分析第47-48页
    3.2 突变体smk3遗传鉴定第48-49页
    3.3 突变体smk3籽粒组织切片观察第49-53页
    3.4 突变体smk3籽粒胚乳扫描电镜观察第53-54页
    3.5 玉米smk3突变体胚乳成分分析第54-57页
        3.5.1 蛋白含量分析第54-55页
        3.5.2 淀粉含量分析第55页
        3.5.3 糖类含量分析第55-57页
    3.6 SMK3 基因的图位克隆第57-63页
        3.6.1 多态性SSR分子标记的筛选第57页
        3.6.2 SMK3基因的粗定位第57-59页
        3.6.3 SMK3基因的精细定位第59-60页
        3.6.4 目的基因的确认第60-63页
    3.7 等位突变体smk3-1的相关分析第63-66页
        3.7.1 smk3-1突变体籽粒的表型观察第63-64页
        3.7.2 smk3-1突变体籽粒胚乳扫描电镜观察第64-65页
        3.7.3 smk3-1突变体胚乳成分分析第65-66页
    3.8 基因Mn1编码一个植物中特有的细胞壁转化酶第66-68页
    3.9 Mn1基因主要在籽粒中表达第68页
    3.10 Mn1基因突变影响胚乳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8-69页
    3.11 smk3突变体与野生型的差异表达谱分析第69-73页
    3.12 醇溶蛋白基因启动子响应糖信号第73-74页
    3.13 转录因子SRF1调控醇溶蛋白的表达第74-77页
    3.14 过表达Mn1降低籽粒蔗糖和醇溶蛋白含量第77-79页
4 讨论第79-81页
    4.1 Mn1基因突变造成糖的积累第79页
    4.2 转录因子SRF1介导蔗糖信号对醇溶蛋白合成基因表达的调控第79-81页
5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6页
附录第96-99页
致谢第99页

论文共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土壤肥力对小麦烟农1212品种耗水特性和氮素积累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小麦K型胞质雄性不育花药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