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引言 | 第11-16页 |
| 1.1 温带气旋概况介绍 | 第11页 |
| 1.2 温带气旋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6页 |
| 2 资料和分析方法 | 第16-22页 |
| 2.1 使用资料介绍 | 第16页 |
| 2.2 分析方法介绍 | 第16-22页 |
| 2.2.1 气旋的识别和追踪方法 | 第16-17页 |
| 2.2.2 识别追踪结果的检验方法 | 第17-18页 |
| 2.2.3 统计方法 | 第18-22页 |
| 3 FNL和ERA-Interim数据的统计结果对比分析 | 第22-29页 |
| 3.1 温带气旋生成频次的异同 | 第22-24页 |
| 3.2 温带气旋生成源地和消亡区域的分布异同 | 第24-25页 |
| 3.3 温带气旋活动区域的分布异同 | 第25-26页 |
| 3.4 温带气旋强度分布的异同 | 第26-27页 |
| 3.5 统计结果差异的原因初步分析 | 第27-2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4 北美北大西洋地区温带气旋的气候特征 | 第29-47页 |
| 4.1 温带气旋生成源地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9-31页 |
| 4.2 温带气旋生成频次的特征 | 第31-36页 |
| 4.3 温带气旋活动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40页 |
| 4.4 温带气旋强度的分布特征 | 第40-4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5 冬季NAO对北美北大西洋地区温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第47-56页 |
| 5.1 冬季NAO与温带气旋活动关系的初步讨论 | 第47-49页 |
| 5.2 冬季NAO不同位相事件对温带气旋活动的影响 | 第49-55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6-59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