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对象多参数操作 | 第11-13页 |
1.2.2 输入方式 | 第13-15页 |
1.2.3 混合输入 | 第15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混合输入数据获取 | 第17-24页 |
2.1 笔和触摸输入数据获取 | 第17-20页 |
2.1.1 笔输入数据获取 | 第17-19页 |
2.1.2 触摸输入数据获取 | 第19-20页 |
2.2 手势输入数据获取 | 第20-23页 |
2.2.1 手掌输入数据获取 | 第21页 |
2.2.2 手指输入数据获取 | 第21-22页 |
2.2.3 手势输入数据获取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笔式多通道输入及相关性 | 第24-31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3.2 基于非受控因素的通道相关性考察 | 第24-25页 |
3.2.1 实验者及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3.2.2 实验设计和过程 | 第25页 |
3.2.3 实验结果与评估 | 第25页 |
3.3 基于受控因素的通道相关性考察 | 第25-29页 |
3.3.1 实验者及实验设备 | 第25-26页 |
3.3.2 实验设计和过程 | 第26-27页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29页 |
3.4 讨论 | 第29-3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笔倾斜通道的性能及视觉反馈的影响 | 第31-39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4.2 实验设计 | 第31-37页 |
4.2.1 实验者及实验设备 | 第31-32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32-34页 |
4.2.3 实验结果及评估 | 第34-37页 |
4.3 讨论 | 第37-3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面向笔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设计与评估 | 第39-43页 |
5.1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5.2 实验任务设计 | 第39-41页 |
5.2.1 实验者及实验设备 | 第39页 |
5.2.2 实验过程及数据采集 | 第39-40页 |
5.2.3 实验结果及评估 | 第40-41页 |
5.3 讨论 | 第41-4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6章 触摸和手势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设计 | 第43-48页 |
6.1 触摸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设计 | 第43-45页 |
6.1.1 动态触摸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设计 | 第43-45页 |
6.1.2 静态触摸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设计 | 第45页 |
6.2 手势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设计 | 第45-4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7章 面向混合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设计与评估 | 第48-65页 |
7.1 面向时序的模式切换技术评估 | 第48-54页 |
7.1.1 实验任务设计 | 第48-49页 |
7.1.2 实验设备和实验者 | 第49-50页 |
7.1.3 实验程序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 第50页 |
7.1.4 实验结果及评估 | 第50-53页 |
7.1.5 面向时序的模式切换技术讨论 | 第53-54页 |
7.2 面向主辅输入的模式切换技术评估 | 第54-64页 |
7.2.1 实验任务设计 | 第54-56页 |
7.2.2 实验设备和实验者 | 第56-57页 |
7.2.3 实验程序的开发和运行环境 | 第57页 |
7.2.4 单命令下的混合输入实验结果及评估 | 第57-59页 |
7.2.5 双命令下的混合输入实验结果及评估 | 第59-62页 |
7.2.6 主观评价 | 第62页 |
7.2.7 面向主辅输入的模式切换技术讨论 | 第62-64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8章 面向混合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应用 | 第65-69页 |
8.1 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应用的设计建议 | 第65-66页 |
8.2 混合输入的多参数并行操作技术的应用 | 第66-68页 |
8.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9章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