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

企业金融化对我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创新点和不足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4-23页
    2.1 文献综述第14-19页
        2.1.1 金融化及企业金融化定义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4-15页
        2.1.2 企业金融化度量方法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5页
        2.1.3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动机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2.1.4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后果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7-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3页
        2.2.1 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第19-21页
        2.2.2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第21页
        2.2.3 权衡理论与优序融资理论第21-22页
        2.2.4 委托代理理论第22-23页
第三章 制造企业金融化与其生产效率关系的一般理论分析第23-30页
    3.1 相关概念界定及辨析第23-24页
    3.2 企业金融化的衡量指标第24-26页
        3.2.1 资产金融化衡量指标第24-25页
        3.2.2 收益金融化衡量指标第25-26页
        3.2.3 股权金融化衡量指标第26页
    3.3 企业金融化对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及路径第26-30页
        3.3.1 企业金融化、资源错配与生产效率第26-27页
        3.3.2 企业金融化、资本结构与生产效率第27-28页
        3.3.3 企业金融化、产权结构与生产效率第28-30页
第四章 我国制造企业金融化现状的统计性描述第30-43页
    4.1 我国制造企业金融化的背景和原因第30页
    4.2 我国制造企业资产金融化现状第30-37页
        4.2.1 我国制造企业资产金融化近5年变化趋势第30-33页
        4.2.2 制造企业资产金融化静态比较第33-37页
    4.3 我国制造企业收益金融化现状第37-40页
        4.3.1 我国制造企业收益金融化近5年变化趋势第37-38页
        4.3.2 制造企业收益金融化静态比较第38-40页
    4.4 我国制造企业股权金融化现状第40-43页
        4.4.1 我国制造企业股权金融化近5年变化趋势第40-41页
        4.4.2 制造企业股权金融化静态比较第41-43页
第五章 我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测算第43-47页
    5.1 企业生产效率测算指标及测算方法第43页
    5.2 我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测算及分析第43-47页
第六章 企业金融化对我国制造企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7-56页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计第47-49页
    6.2 实证检验与实证结果分析第49-56页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第56-59页
    7.1 结论第56-57页
    7.2 对策建议第57-59页
        7.2.1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第57-58页
        7.2.2 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跨区域经营对西部地区城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第三方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支付宝支付和微信支付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