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1.1 植物次生代谢 | 第10-12页 |
1.1.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第10-11页 |
1.1.2 植物次生代谢工程 | 第11-12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3 紫杉醇前体合成途径和重要关键酶 | 第13-17页 |
1.3.1 紫杉醇前体合成途径 | 第13-15页 |
1.3.2 MEP途径上的关键酶 | 第15-17页 |
2-C-甲基-D-赤藓醇-4-磷酸胱氨酰转移酶 | 第15-16页 |
2-C-甲基赤藓醇-2,4-环焦磷酸合成酶 | 第16-17页 |
1.4 紫杉醇前生物合成下游途径和重要关键酶 | 第17页 |
1.5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紫杉醇 | 第17-22页 |
1.5.1 利用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 | 第18页 |
1.5.2 利用化学合成生产紫杉醇 | 第18页 |
1.5.3 利用红豆杉内生真菌生产紫杉醇 | 第18-19页 |
1.5.4 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紫杉醇 | 第19-22页 |
第2章 绪论 | 第22-24页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3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50页 |
3.1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3.2 菌株和质粒 | 第24页 |
3.3 仪器和设备 | 第24页 |
3.4 试剂盒及试剂 | 第24页 |
3.5 自配的试剂 | 第24-26页 |
3.6 常规方法介绍 | 第26-29页 |
3.6.1 南方红豆杉RNA的提取 | 第26-27页 |
3.6.2 DNA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7页 |
3.6.3 目的条带的回收 | 第27页 |
3.6.4 连接反应 | 第27-28页 |
3.6.5 大肠杆菌DH5α/M15,XL1-Blue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_2法) | 第28页 |
3.6.6 连接反应物或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28-29页 |
3.6.7 质粒的提取 | 第29页 |
3.6.8 重组子的鉴定、测序 | 第29页 |
3.7 方法与步骤 | 第29-50页 |
3.7.1 从南方红豆杉总RNA合成第一链cDNA | 第29-30页 |
3.7.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0-35页 |
3.7.3 目的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35-37页 |
3.7.4 TcMCT和TcMCS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37-44页 |
3.7.5 TcMCT的蛋白表达及功能验证 | 第44-50页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50-72页 |
4.1 TcMCT基因的获得和分析 | 第50-64页 |
4.2 TcMCS基因的获得和分析 | 第64-68页 |
4.3 TeMCS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68-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附录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