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1.2.1 非营利组织 | 第12-13页 |
1.2.2 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的企业化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2 研究过程 | 第17-18页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1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2 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非营利组织企业化运营理论 | 第21-26页 |
2.1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1-22页 |
2.2 社会企业理论 | 第22-23页 |
2.3 非营利组织营销理论 | 第23-24页 |
2.4 理论分析框架的简评与应用 | 第24-26页 |
2.4.1 简要评述 | 第24页 |
2.4.2 理论分析框架 | 第24-26页 |
第3章 沈阳市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化运营现状 | 第26-46页 |
3.1 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类型 | 第26页 |
3.2 文君养老院企业化运营状况 | 第26-33页 |
3.2.1 组织建设、人员管理状况 | 第26-30页 |
3.2.2 财务管理状况 | 第30-32页 |
3.2.3 产品营销状况 | 第32-33页 |
3.3 松浦博爱护养中心企业化运营状况 | 第33-38页 |
3.3.1 组织建设、人员管理状况 | 第33-35页 |
3.3.2 财务管理状况 | 第35-37页 |
3.3.3 产品营销状况 | 第37-38页 |
3.4 世外桃园养老院企业化运营状况 | 第38-42页 |
3.4.1 组织建设、人员管理状况 | 第39-40页 |
3.4.2 财务管理状况 | 第40-42页 |
3.4.3 产品营销状况 | 第42页 |
3.5 三家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化运营对比分析 | 第42-46页 |
3.5.1 相同之处 | 第42-43页 |
3.5.2 差异之处 | 第43-46页 |
第4章 企业化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46-54页 |
4.1 三家民办非营利养老服务机构企业化运营效果 | 第46-47页 |
4.2 企业化运营中的问题 | 第47-49页 |
4.2.1 机构企业化运营与其使命之间的矛盾 | 第47-48页 |
4.2.2 企业化运营专业人才短缺 | 第48页 |
4.2.3 企业化运营中的经营风险 | 第48-49页 |
4.3 企业化运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9-50页 |
4.3.1 机构目标多元化 | 第49页 |
4.3.2 产权特征不同 | 第49页 |
4.3.3 绩效期望不同 | 第49-50页 |
4.4 善用企业化运营,防止企业化运营异化 | 第50-54页 |
4.4.1 树立社会责任,社会公益第一位的观念 | 第50页 |
4.4.2 合理分配营利利润,确保机构的非营利性质 | 第50-51页 |
4.4.3 人才培养是机构企业化运营的关键 | 第51-52页 |
4.4.4 长远规划是规避企业化运营风险的良方 | 第52-5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4-57页 |
5.1 企业化运营的理论空间 | 第54页 |
5.2 企业化运营的政策空间 | 第54-57页 |
5.2.1 灵活制定政策 | 第54-55页 |
5.2.2 提高服务质量 | 第55-56页 |
5.2.3 完善监督机制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