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中国电力工业发展 | 第11-13页 |
1.1.1 中国电力装备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1.2 清洁煤发电技术是必然选择 | 第12-13页 |
1.2 超超临界汽轮机的材料要求 | 第13-18页 |
1.2.1 超超临界汽轮机技术 | 第13-14页 |
1.2.2 耐热合金的研究和发展 | 第14-18页 |
1.3 超超临界火力发电用材料的发展及现状 | 第18-20页 |
1.3.1 超超临界用材料在国外的研究 | 第18-19页 |
1.3.2 国内超(超)临界高温叶片材料的研究、应用情况 | 第19-20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技术难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热处理工艺的评估 | 第23-39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制备、表征及试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材料制备 | 第23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3 材料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8页 |
2.3.1 相平衡理论计算 | 第25-28页 |
2.3.2 室温性能与组织分析 | 第28-37页 |
2.3.3 讨论 | 第37-38页 |
2.4 小结 | 第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第三章 高温力学性能分析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3.2.1 材料及试样制备 | 第39-40页 |
3.2.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40-42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3.3.1 早期蠕变行为 | 第42-46页 |
3.3.2 应力松弛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3.4 小结 | 第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蠕变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第51-72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及分析方法 | 第51-53页 |
4.3 10705AJ 合金蠕变过程之组织演变 | 第53-70页 |
4.3.1 早期蠕变后组织 | 第53-55页 |
4.3.2 长时蠕变后组织 | 第55-70页 |
4.4 讨论 | 第70页 |
4.5 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