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开发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 | 第8-10页 |
1.1.1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内容 | 第9页 |
1.1.2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依据 | 第9-10页 |
1.2 专家系统 | 第10-11页 |
1.2.1 专家系统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2.2 专家系统在工程设计方面的应用 | 第11页 |
1.3 本文研究的来源、意义及内容 | 第11-14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3.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1.3.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专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库技术 | 第14-21页 |
2.1 专家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2.1.1 专家系统的定义 | 第14-15页 |
2.1.2 专家系统的结构 | 第15-16页 |
2.1.3 专家系统的开发方法 | 第16页 |
2.2 数据库技术 | 第16-18页 |
2.2.1 数据库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2.2.2 数据库创建和连接 | 第17-18页 |
2.3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结构 | 第18-21页 |
2.3.1 专家系统应用程序 | 第19页 |
2.3.2 知识数据库 | 第19-20页 |
2.3.3 综合数据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分析和推理分析 | 第21-37页 |
3.1 移动式平台设计的方法 | 第21-22页 |
3.2 自升式钻井平台传统设计过程 | 第22-26页 |
3.2.1 自升式平台结构特点 | 第22-25页 |
3.2.2 自升式平台设计步骤 | 第25-26页 |
3.3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设计过程 | 第26-33页 |
3.3.1 平台设计依据 | 第26-27页 |
3.3.2 平台设计内容 | 第27-33页 |
3.4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推理分析 | 第33-37页 |
3.4.1 推理策略 | 第33-34页 |
3.4.2 推理流程 | 第34-35页 |
3.4.3 规则的匹配过程 | 第35-37页 |
第四章 规则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的构建 | 第37-51页 |
4.1 知识的表示方法 | 第37-39页 |
4.1.1 产生式表示法 | 第37-38页 |
4.1.2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规则表示方法 | 第38-39页 |
4.2 规则数据库的构建 | 第39-41页 |
4.2.1 规则数据库的结构 | 第39-40页 |
4.2.2 规则的组织形式 | 第40-41页 |
4.3 综合数据库的构建 | 第41-51页 |
4.3.1 综合数据库的结构 | 第42页 |
4.3.2 综合数据库的构建 | 第42-48页 |
4.3.3 实例库的构建 | 第48-51页 |
第五章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程序设计 | 第51-67页 |
5.1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程序界面设计 | 第51-63页 |
5.1.1 系统主窗口界面 | 第52-53页 |
5.1.2 新建设计方案模块 | 第53页 |
5.1.3 平台主体模块 | 第53-56页 |
5.1.4 平台重量模块 | 第56-57页 |
5.1.5 平台性能模块 | 第57-60页 |
5.1.6 辅助功能模块 | 第60-61页 |
5.1.7 结果输出模块 | 第61页 |
5.1.8 查看和维护数据库模块 | 第61-62页 |
5.1.9 系统设置模块 | 第62-63页 |
5.2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程序代码设计 | 第63-67页 |
5.2.1 数据库访问通用过程 | 第63-64页 |
5.2.2 规则匹配通用过程 | 第64-65页 |
5.2.3 Windows 应用程序接口 | 第65-67页 |
第六章 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专家系统平台设计举例 | 第67-81页 |
6.1 平台设计条件 | 第67-68页 |
6.1.1 平台的主要功能 | 第67页 |
6.1.2 环境条件的设计标准 | 第67-68页 |
6.2 平台设计过程 | 第68-81页 |
6.2.1 输入平台初始设计条件 | 第68-69页 |
6.2.2 平台主体设计 | 第69-73页 |
6.2.3 平台重量估算 | 第73-75页 |
6.2.4 平台性能校核 | 第75-78页 |
6.2.5 辅助功能设计 | 第78-79页 |
6.2.6 结果输出 | 第79-8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