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通道内两相流流型及液滴生成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3页 |
1.1 微通道内两相流流型研究 | 第8-17页 |
1.1.1 微通道中气液两相流流型的研究 | 第9-14页 |
1.1.2 微通道中液液两相流流型的研究 | 第14-17页 |
1.2 微通道内液滴行为研究 | 第17-21页 |
1.2.1 无量纲数简介 | 第18页 |
1.2.2 对流微通道中液滴的生成 | 第18-20页 |
1.2.3 垂直型微通道中液滴的生成 | 第20-21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流程 | 第23-33页 |
2.1 微通道尺寸及形状 | 第23-24页 |
2.2 激光成像实验装置 | 第24-26页 |
2.2.1 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24-25页 |
2.2.2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2.3 液滴的生成及两相流动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2.3.1 实验装置 | 第26-27页 |
2.3.2 实验步骤 | 第27页 |
2.4 流体性质 | 第27-33页 |
2.4.1 实验药品 | 第27-28页 |
2.4.2 密度的测定 | 第28页 |
2.4.3 黏度的测定 | 第28-30页 |
2.4.4 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30-31页 |
2.4.5 测量结果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竖直微通道中气液两相流流型特征 | 第33-38页 |
3.1 流型 | 第33-34页 |
3.2 流型图 | 第34-35页 |
3.3 与文献中流型图的对比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矩形微通道内液液两相流流型特征 | 第38-46页 |
4.1 流型 | 第38-39页 |
4.2 流型图 | 第39-42页 |
4.2.1 流速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2 微通道尺寸(深宽比)的影响 | 第40页 |
4.2.3 入口方式(两相入口的角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4.3 与文献中流型图的对比 | 第42-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微通道内液滴的生成 | 第46-64页 |
5.1 液滴在微通道内的生成过程 | 第46-48页 |
5.1.1 弹状流的生成过程 | 第46-48页 |
5.1.2 滴状流的生成过程 | 第48页 |
5.2 影响液滴生成的因素 | 第48-53页 |
5.2.1 表面活性剂浓度 | 第48-51页 |
5.2.2 两相流速 | 第51-52页 |
5.2.3 连续相黏度 | 第52-53页 |
5.3 微通道中生成液滴的尺寸与影响因素的关联 | 第53-62页 |
5.3.1 弹状液滴的生成 | 第53-58页 |
5.3.2 滴状液滴的生成 | 第58-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1-72页 |
附录 主要符号说明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