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1.2 实时混合试验方法发展概况 | 第16-24页 |
1.2.1 实时混合试验数值积分方法 | 第16-18页 |
1.2.2 实时混合试验系统的控制 | 第18-20页 |
1.2.3 实时混合试验的时滞补偿 | 第20-22页 |
1.2.4 振动台混合试验技术 | 第22-24页 |
1.3 本文研究课题来源 | 第24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第2章 基于滑动模态控制的等效力控制方法 | 第27-54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滑动模态控制器设计 | 第28-34页 |
2.3 数值仿真 | 第34-38页 |
2.3.1 线弹性试件 | 第34-35页 |
2.3.2 模态控制方法与 PID 控制方法比较 | 第35-37页 |
2.3.3 防屈曲支撑试件 | 第37-38页 |
2.4 试验验证 | 第38-53页 |
2.4.1 弹簧试件作动器模型识别 | 第38-42页 |
2.4.2 弹簧试件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 | 第42-45页 |
2.4.3 弹簧试件实时混合试验 | 第45-47页 |
2.4.4 防屈曲支撑试件的拟动力子结构试验 | 第47-50页 |
2.4.5 防屈曲支撑试件的实时混合试验 | 第50-5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基于非匹配不确定性的滑动模态控制的等效力控制方法 | 第54-76页 |
3.1 引言 | 第54-55页 |
3.2 基于变换的非匹配不确定性的滑动模态控制器设计 | 第55-59页 |
3.3 颤抖问题和消除 | 第59-60页 |
3.3.1 李雅普洛夫稳定性定理的扩展 | 第59页 |
3.3.2 颤抖问题 | 第59-60页 |
3.3.3 颤抖的削弱 | 第60页 |
3.4 基于变换的非匹配不确定性的滑动模态控制器数值仿真 | 第60-65页 |
3.4.1 防屈曲支撑试件的实时混合试验仿真 | 第61-64页 |
3.4.2 控制器参数影响 | 第64-65页 |
3.5 基于非匹配不确定性的滑动模态控制器设计 | 第65-72页 |
3.5.1 基于非匹配不确定性的滑移面上运动特性 | 第65-70页 |
3.5.2 基于非匹配不确定性的控制律设计 | 第70-72页 |
3.6 基于非匹配不确定性滑动模态控制器数值仿真 | 第72-74页 |
3.6.1 弹簧试件的数值仿真 | 第72-73页 |
3.6.2 双线性试件的数值仿真 | 第73-7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时滞补偿的等效力控制方法 | 第76-97页 |
4.1 引言 | 第76-77页 |
4.2 基于自适应多项式前向预测算法的等效控制方法 | 第77-82页 |
4.3 数值仿真分析 | 第82-86页 |
4.3.1 线性弹簧试件 | 第82-83页 |
4.3.2 自适应补偿参数分析 | 第83-85页 |
4.3.3 非线性弹簧试件 | 第85-86页 |
4.4 试验验证 | 第86-95页 |
4.4.1 弹性试件试验 | 第86-92页 |
4.4.2 磁流变阻尼器试验 | 第92-9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5章 基于显式积分算法的等效力控制方法 | 第97-121页 |
5.1 引言 | 第97-98页 |
5.2 基于显式 Newmark 法的等效力控制方法 | 第98-111页 |
5.2.1 基于显式 Newmark 法的等效力控制方法原理 | 第98-100页 |
5.2.2 基于显式 Newmark 法的等效力控制方法的数值稳定性 | 第100-102页 |
5.2.3 等效力控制器设计 | 第102-104页 |
5.2.4 数值仿真分析 | 第104-106页 |
5.2.5 试验验证 | 第106-111页 |
5.3 基于 LSRT 方法的等效力控制方法 | 第111-117页 |
5.3.1 基于 LSRT 方法的等效力控制方法原理 | 第111-114页 |
5.3.2 等效力控制器设计 | 第114-115页 |
5.3.3 数值仿真分析 | 第115-117页 |
5.4 基于复合滤波器的速度计算 | 第117-120页 |
5.4.1 复合滤波器原理 | 第117-118页 |
5.4.2 实验验证 | 第118-12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6章 动力子结构试验的加速度控制 | 第121-145页 |
6.1 引言 | 第121-122页 |
6.2 动力子结构试验原理 | 第122-123页 |
6.2.1 动力子结构试验原理 | 第122页 |
6.2.2 振动台混合试验原理 | 第122-123页 |
6.3 动力子结构试验加速度振荡及其控制 | 第123-130页 |
6.3.1 加速度振荡机理 | 第124-126页 |
6.3.2 复合滤波方法及算例 | 第126-129页 |
6.3.3 动力子结构试件数值仿真 | 第129-130页 |
6.4 振动台的压差反馈控制 | 第130-135页 |
6.4.1 物理试验系统模型 | 第130-132页 |
6.4.2 压差反馈原理 | 第132-133页 |
6.4.3 压差反馈试验验证 | 第133-135页 |
6.5 纯惯性试件和 CTLD 试件的振动台混合试验 | 第135-144页 |
6.5.1 剪切力测量装置 | 第135-137页 |
6.5.2 纯惯性试件的振动台混合试验 | 第137-138页 |
6.5.3 CTLD 控制的振动台混合试验数值仿真 | 第138-142页 |
6.5.4 CTLD 控制的振动台混合试验 | 第142-144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5-147页 |
附录A 刚度突变的稳定性 | 第147-150页 |
参考文献 | 第150-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2-164页 |
致谢 | 第164-165页 |
个人简历 | 第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