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二穗短柄草抗寒冻机理研究及作为早熟禾亚科研究模式植物的综合评估

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1. 文献综述第16-51页
    1.1 二穗短柄草概况第16-26页
        1.1.1 二穗短柄草在禾本科中的进化位置第16-18页
        1.1.2 生长分布状况及种质资源信息第18-20页
        1.1.3 细胞学特点和遗传多样性第20-22页
        1.1.4 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22-25页
        1.1.5 具备理想模式植物的优点第25-26页
    1.2 寒冻灾害及植物的抗寒性第26-29页
        1.2.1 寒冻灾害第26-27页
        1.2.2 冷驯化与植物抗寒性第27-29页
    1.3 植物抗寒冻机制研究第29-38页
        1.3.1 细胞识别和传递寒冷信号第29页
        1.3.2 不同层次的多基因相互作用第29-34页
        1.3.3 多层次上的细胞物质变化第34-36页
        1.3.4 植物细胞抗寒冻机制模式图第36-38页
    1.4 重要抗寒冻相关的基因家族第38-47页
        1.4.1 抑制冰晶再结晶蛋白基因家族IRIps第38-42页
        1.4.2 C-重复序列转录结合因子基因家族CBFs第42-44页
        1.4.3 果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FSTs和反转录酶基因家族INVs第44-47页
    1.5 生物芯片技术(cDNA microarry)第47-48页
    1.6 构建microRNA载体第48-51页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51-52页
3. 材料和方法第52-68页
    3.1 实验材料第52页
    3.2 实验方法第52-68页
        3.2.1 二穗短柄草中的IRIps基因鉴定及分析第52-55页
        3.2.2 冷驯化和抗寒冻检测第55-57页
        3.2.3 冷驯化处理下BDIRIps基因的差异表达第57-59页
        3.2.4 BDIRIps基因的抗寒冻相关启动子元件分析第59页
        3.2.5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抗寒相关基因第59-60页
        3.2.6 利用噬菌体文库筛选抗寒冻相关基因第60页
        3.2.7 抗寒冻相关基因家族的系统进化分析第60-62页
        3.2.8 冷驯化处理前后碳水化合物及果糖含量测定第62-64页
        3.2.9 Bradi5g27350基因miRNA载体和过表达载体构建第64-66页
        3.2.10 二穗短柄草的转基因研究第66-68页
4. 结果和分析第68-112页
    4.1 二穗短柄草及其近缘材料中IRIps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68-75页
        4.1.1 BDIRIps基因序列第69-72页
        4.1.2 扩增BDIRIps第72-75页
    4.2 冷驯化处理前后BDirips基因的差异表达第75-91页
        4.2.1 RNA样品检测第75-84页
        4.2.2 qPCR标准曲线绘制第84-87页
        4.2.3 冷驯化处理前后BDIRIps基因的表达第87-91页
    4.3 抗寒冻相关基因BDIRIps的启动子元件分析第91-92页
    4.4 基因芯片检测抗寒冻相关基因的表达第92-94页
        4.4.1 IRIps基因的表达第92页
        4.4.2 CBFs基因的表达第92-94页
        4.4.3 FSTs基因的表达第94页
    4.5 利用噬菌体文库筛选CBFs亚族基因第94页
    4.6 抗寒冻相关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第94-100页
        4.6.1 IRIps系统进化分析第94-95页
        4.6.2 cbfs系统进化分析第95页
        4.6.3 FSTs系统进化分析第95-100页
    4.7 冷驯化处理前后碳水化合物和果糖的含量变化第100-105页
        4.7.1 冷驯化前后总碳水化合物和果糖含量动态分析第100页
        4.7.2 冷驯化前后果聚糖链长差异第100-105页
    4.8 载体构建及农杆菌侵染转化第105-109页
        4.8.1 mirna载体构建第105-107页
        4.8.2 过表达载体构建第107页
        4.8.3 遗传转化研究第107-109页
    4.9 冷驯化对不同基因型二穗短柄草抗寒性的影响第109-110页
    4.10 二穗短柄草的世界分布第110-112页
5 讨论第112-119页
    5.1 二穗短柄草和早熟禾亚科中基因IRIps的对比分析第112-113页
    5.2 寒冷敏感型二穗短柄草Bd3-1的综合表现第113页
    5.3 早熟禾亚科中CBFs基因家族进化多样性及功能分析第113-114页
    5.4 二穗短柄草和早熟禾亚科应答低温胁迫的代谢物质差异分析第114-116页
    5.5 二穗短柄草作为早熟禾亚科研究模式植物的综合评估第116-117页
    5.6 后续研究方向第117-119页
6 结论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4页
致谢第134-135页
附录1: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第135-142页
附录2:硕博连读期间文章情况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皮肤靶向表达hCTLA-4Ig转基因巴马香猪种群建立及其异种移植研究
下一篇:单自由度实时混合试验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