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土矿围岩性质时空效应与巷道稳定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33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本文研究来源 | 第13-14页 |
1.3 工程超前探测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瞬变电磁仪法 | 第14-15页 |
1.3.2 TSP超前地质预报法 | 第15-16页 |
1.3.3 地质雷达法 | 第16-17页 |
1.3.4 直流电阻率法 | 第17-18页 |
1.3.5 激发极化法 | 第18-19页 |
1.3.6 TRT超前探测系统 | 第19-20页 |
1.4 岩石长期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1.4.1 岩石蠕变性质 | 第20-21页 |
1.4.2 国内岩石蠕变研究情况 | 第21-25页 |
1.4.3 国外岩石蠕变研究情况 | 第25-28页 |
1.5 巷道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2 矿区地质与超前探测 | 第33-55页 |
2.1 矿区简介 | 第33-34页 |
2.2 矿区地质 | 第34-45页 |
2.2.1 区域地质概况 | 第34-35页 |
2.2.2 矿区水文地质分区 | 第35-36页 |
2.2.3 矿区工程地质特征 | 第36-40页 |
2.2.4 矿区施工巷道现场调查 | 第40-42页 |
2.2.5 矿区岩体工程分类调查与评价 | 第42-45页 |
2.3 矿区瞬变电磁仪探测 | 第45-50页 |
2.3.1 瞬变电磁仪简介 | 第45页 |
2.3.2 现场探测 | 第45-50页 |
2.4 矿区TRT6000超前地质预报 | 第50-54页 |
2.4.1 TRT6000探测程序 | 第50-51页 |
2.4.2 TRT6000探测数据分析 | 第51-54页 |
2.5 小结 | 第54-55页 |
3 巷道围岩蠕变实验及分析 | 第55-78页 |
3.1 引言 | 第55页 |
3.2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 第55-59页 |
3.2.1 现场取样与加工 | 第55-57页 |
3.2.2 单轴抗压试验 | 第57-59页 |
3.3 单轴压缩蠕变试验 | 第59-61页 |
3.4 蠕变数据分析 | 第61-76页 |
3.4.1 蠕变分量分析 | 第61-64页 |
3.4.2 应变速率分析 | 第64-68页 |
3.4.3 应力应变分析 | 第68-76页 |
3.5 小结 | 第76-78页 |
4 矿区主要围岩流变模型研究 | 第78-100页 |
4.1 引言 | 第78-79页 |
4.2 岩石流变元件及模型 | 第79-83页 |
4.2.1 基本流变元件 | 第79-80页 |
4.2.2 基本流变模型 | 第80-81页 |
4.2.3 基本流变模型曲线特征 | 第81-83页 |
4.3 流变模型建立 | 第83-87页 |
4.3.1 模型建立原则 | 第83-84页 |
4.3.2 模型选择分析 | 第84-87页 |
4.4 流变模型公式推导 | 第87-91页 |
4.4.1 一维蠕变模型推导 | 第87-88页 |
4.4.2 蠕变模型三维形式 | 第88-91页 |
4.5 模型参数辨识与拟合 | 第91-99页 |
4.5.1 模型参数辨识 | 第91-99页 |
4.6 结论 | 第99-100页 |
5 矿区巷道稳定性分析 | 第100-119页 |
5.1 引言 | 第100-101页 |
5.2 矿区巷道稳定性面临的问题 | 第101-102页 |
5.3 巷道开挖稳定性分析 | 第102-108页 |
5.3.1 巷道稳定性弹塑性分析 | 第102-103页 |
5.3.2 模型开挖分析 | 第103-108页 |
5.4 巷道长期稳定性分析 | 第108-118页 |
5.4.1 巷道稳定性粘弹塑性分析 | 第108-109页 |
5.4.2 流变模型及参数选取 | 第109-111页 |
5.4.3 流变模拟结果分析 | 第111-118页 |
5.5 结论 | 第118-119页 |
6 巷道稳定性优化方案研究 | 第119-136页 |
6.1 矿区巷道支护现状 | 第119-123页 |
6.1.1 常规支护方式 | 第119-120页 |
6.1.2 特殊区域巷道支护及评价 | 第120-123页 |
6.2 老窿或溶洞区域分析 | 第123-124页 |
6.2.1 大体积采空区 | 第123页 |
6.2.2 民采井 | 第123页 |
6.2.3 溶洞 | 第123-124页 |
6.3 短期自稳复杂巷道稳定性优化 | 第124-133页 |
6.3.1 钢纤维喷射混泥土简介 | 第124-125页 |
6.3.2 钢纤维喷射混泥土试验巷道选取 | 第125-129页 |
6.3.3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工艺 | 第129-130页 |
6.3.4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变形监测 | 第130-133页 |
6.4 难以自稳巷道稳定性优化方案 | 第133-135页 |
6.5 结论 | 第135-136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36-139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136-137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37-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奖励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