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论文背景 | 第10-12页 |
1.2 硬件发展 | 第12-13页 |
1.3 业务挑战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内存数据库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技术 | 第15-36页 |
2.1 主存的层次架构 | 第15-17页 |
2.1.1 内存的组织结构 | 第16页 |
2.1.2 内存架构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2.2 并行数据处理 | 第17-23页 |
2.2.1 新资源支撑大容量 | 第17-18页 |
2.2.2 系统架构并行化 | 第18-20页 |
2.2.3 并发控制 | 第20-21页 |
2.2.4 应用数据库在企业中的并行化 | 第21-23页 |
2.3 压缩带来的性能提升和减少内存消耗 | 第23-25页 |
2.3.1 轻量级压缩 | 第23-24页 |
2.3.2 重量级压缩 | 第24-25页 |
2.3.3 压缩数据的使用 | 第25页 |
2.4 列优先、行优先以及混合方式 | 第25-34页 |
2.4.1 垂直分区 | 第25-30页 |
2.4.2 最佳布局的确定 | 第30-33页 |
2.4.3 混合型数据库的前景 | 第33-34页 |
2.5 恢复机制 | 第34-35页 |
2.6 虚拟化对数据库的影响 | 第35页 |
2.7 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SAP HANA内存数据库技术特点分析 | 第36-58页 |
3.1 SAP HANA系统架构 | 第36-39页 |
3.1.1 HANA内存计算引擎 | 第37-38页 |
3.1.2 HANA工作台 | 第38-39页 |
3.1.3 HANA的展现层 | 第39页 |
3.2 SAP HANA内存数据库的技术特点 | 第39-52页 |
3.2.1 HANA平台 | 第39-42页 |
3.2.2 在数据库模式中直接增强业务函数 | 第42-44页 |
3.2.3 SAP HANA的数据处理链 | 第44-45页 |
3.2.4 SQL脚本表函数的计算模型 | 第45-48页 |
3.2.5 列式和行式数据存储 | 第48-52页 |
3.3 HANA内存数据库和传统数据库的比较 | 第52-57页 |
3.3.1 基础架构上的差异 | 第53-54页 |
3.3.2 SAP HANA和ORACLE的性能测试比较 | 第54-57页 |
3.4 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HANA的商务智能开发和实现 | 第58-78页 |
4.1 SAP HANA的建模方式 | 第58-59页 |
4.2 SAP HANA工作台中的设计建模 | 第59-61页 |
4.2.1 SAP HANA作台的建模流程 | 第59-60页 |
4.2.2 HANA工作台里的两类数据和三种视图工具 | 第60页 |
4.2.3 HANA工作台的内建程序 | 第60-61页 |
4.3 应用实例1-基于HANA特性的季度售量分析 | 第61-70页 |
4.3.1 业务场景介绍 | 第61-63页 |
4.3.2 构建新的表关系 | 第63-65页 |
4.3.3 利用SAP HANA特性构建列视图 | 第65-66页 |
4.3.4 建模中的辅助事项 | 第66-67页 |
4.3.5 结果预览和验证 | 第67-69页 |
4.3.6 与传统的性能比对 | 第69-70页 |
4.4 应用实例2-基于HANA特性的销售预测分析 | 第70-74页 |
4.4.1 激活业务功能库AFL | 第70-71页 |
4.4.2 业务场景介绍 | 第71页 |
4.4.3 在SQL脚本中运用“应用函数库” | 第71-74页 |
4.5 应用实例3-数据压缩及加载的压力实验 | 第74-77页 |
4.5.1 实验背景 | 第74页 |
4.5.2 实验设计及过程分析 | 第74-77页 |
4.5.3 实验结论 | 第77页 |
4.6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1页 |
5.1 技术运用总结 | 第78页 |
5.2 本文工作回顾 | 第78-79页 |
5.3 仍需要改进的地方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