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录 | 第3-5页 |
图表目录 | 第5-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引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一、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结构 | 第10页 |
二、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一、本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IPO效应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基于“盈余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一、盈余管理与IPO效应关系研究 | 第14-15页 |
二、基于盈余管理的拓展研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基于“机会窗口”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第四节 基于“代理问题”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9-21页 |
第五节 基于其他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海外与我国中小企业证券市场IPO制度概述 | 第23-42页 |
第一节 海外中小企业证券市场IPO制度概述 | 第23-30页 |
一、美国纳斯达克市场 | 第24-26页 |
二、韩国科斯达克市场 | 第26-27页 |
三、英国AIM市场 | 第27-28页 |
四、英国非上市股票市场 | 第28-29页 |
五、香港创业板市场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中小板及创业板发展概述 | 第30-37页 |
一、我国中小板及创业板创立背景 | 第31-33页 |
二、中小板与创业板发展现状 | 第33-37页 |
第三节 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IPO相关制度及其比较 | 第37-42页 |
一、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的IPO制度 | 第37-39页 |
二、IPO制度比较 | 第39-42页 |
第三章 我国中小板与创业板IPO效应存在性实证 | 第42-56页 |
第一节 研究样本选取及主要特征描述 | 第42-45页 |
一、研究样本选取 | 第42页 |
二、主要特征描述 | 第42-45页 |
第二节 研究指标选取及IPO效应存在性检验 | 第45-51页 |
一、衡量业绩变动的指标选取 | 第45-46页 |
二、IPO效应描述性分析 | 第46-49页 |
三、IPO效应的配对样本t检验 | 第49-51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51-56页 |
一、IPO效应存在性检验结果分析 | 第51页 |
二、IPO效应板块间比较 | 第51-54页 |
三、IPO效应海内外比较 | 第54-56页 |
第四章 中小板与创业板IPO效应原因解释及其实证 | 第56-71页 |
第一节 IPO效应的原因解释及理论假设 | 第56-61页 |
第二节 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 | 第61-66页 |
一、对中小板IPO效应的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62-64页 |
二、对创业板IPO效应的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64-66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实证的结果分析 | 第66-71页 |
一、中小板与创业板综合分析 | 第66-69页 |
二、中小板与创业板差异分析 | 第69-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4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71-72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