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降雨入渗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水分入渗理论发展 | 第10-12页 |
1.2.2 入渗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人工模拟降雨研究 | 第14-16页 |
1.4 降雨入渗边界处理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2 文章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非饱和渗流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2.1 非饱和渗流基本方程 | 第18-21页 |
2.1.1 运动方程 | 第18-19页 |
2.1.2 连续性方程(基本微分方程) | 第19-21页 |
2.2 定解条件 | 第21-24页 |
2.2.1 初始条件 | 第21-22页 |
2.2.2 边界条件 | 第22-23页 |
2.2.3 第二类边界处理存在问题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非饱和砂土降雨非正交入渗的室内模型试验 | 第24-49页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3.2 降雨入渗试验装置设计 | 第25-28页 |
3.2.1 供水系统 | 第25页 |
3.2.2 喷淋系统 | 第25-26页 |
3.2.3 土坡渗流模拟系统 | 第26-27页 |
3.2.4 排水收集及量测系统 | 第27-28页 |
3.3 降雨强度的率定 | 第28-29页 |
3.4 降雨强度曲线拟合 | 第29-31页 |
3.5 砂土降雨入渗试验 | 第31-34页 |
3.5.1 试验步骤 | 第31-32页 |
3.5.2 试验内容与分组 | 第32-34页 |
3.6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48页 |
3.6.1 不同坡度入渗试验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6.2 不同降雨强度入渗试验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3.6.3 不同密实度入渗试验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3.6.4 连续变化坡度降雨入渗特性分析 | 第44-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非饱和砂土降雨入渗试验的数值分析 | 第49-74页 |
4.1 数值分析参数测定与估计 | 第49-59页 |
4.1.1 饱和渗透系数测量 | 第49-51页 |
4.1.2 土水特征曲线试验 | 第51-56页 |
4.1.3 Fredlund-Xing 渗透系数函数估计方法 | 第56-59页 |
4.2 SEEP/W 数值分析介绍 | 第59-62页 |
4.2.1 SEEP/W 渗流分析流程 | 第59-60页 |
4.2.2 重要参数设定 | 第60-62页 |
4.3 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 第62-73页 |
4.3.1 不同坡度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 第64-67页 |
4.3.2 不同降雨强度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 第67-70页 |
4.3.3 不同密实度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对比 | 第70-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1.1 试验结论 | 第74页 |
5.1.2 试验结果与数值分析对比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