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Abstracts | 第8-11页 |
0. 导论 | 第11-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可转债研究的现状 | 第12-13页 |
·可转债的相关基础性问题 | 第13-14页 |
·国内外对于可转债各主体利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7-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 可转换公司债券概述 | 第19-23页 |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含义 | 第19页 |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特征 | 第19-23页 |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主体为上市公司 | 第19-20页 |
·可转换公司债券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的三重属性 | 第20页 |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高投机和高风险性 | 第20页 |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转换性 | 第20-23页 |
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各方利益的冲突表现 | 第23-32页 |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各方之间利益冲突的缘起 | 第23-25页 |
·债券持有人与发行公司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具体体现 | 第25-30页 |
·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二者的利益冲突 | 第25-27页 |
·持有人行使知情权时二者的利益冲突 | 第27-28页 |
·持有人行使本息偿还请求权时二者的利益冲突 | 第28-29页 |
·发行公司提前赎回可转债时二者的利益冲突 | 第29页 |
·债券持有人行使回售权时二者的利益冲突 | 第29-30页 |
·债券持有人与原有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具体体现 | 第30-31页 |
·发行公司与原有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的具体体现 | 第31-32页 |
3. 可转换公司债券利益冲突现行法律调整的基本框架与缺失 | 第32-36页 |
·对可转债持有人的利益保护有所改善,不过其依然处在劣势地位 | 第32-34页 |
·我国现行法律对发行主体的保护过度倾斜 | 第34页 |
·现行法律制度对发行公司原有股东利益保护的不完善 | 第34-36页 |
4. 可转换公司债券中各主体利益平衡机制重构的理论探讨 | 第36-42页 |
·法律平等理论 | 第36-38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8-39页 |
·法律利益调整理论 | 第39-42页 |
5. 可转债中各主体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 | 第42-58页 |
·可转债在发行过程中对各主体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 | 第43-49页 |
·从可转债的发行主体的角度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 第43-44页 |
·从可转债的发行决定权角度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 第44-46页 |
·从赎回制度的角度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 第46-47页 |
·从回售制度的角度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 第47-48页 |
·从本息偿还请求权的角度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 第48-49页 |
·可转债在转换过程中对各主体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 | 第49-52页 |
·从转换价格的角度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 第49-50页 |
·从转换期间的角度重构利益平衡机制 | 第50-52页 |
·在其它相关制度中对可转债利益平衡机制进行重构 | 第52-58页 |
·信息披露制度中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 | 第52-53页 |
·债券持有人的整体保护制度中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 | 第53-55页 |
·公司资本制度中可转债利益平衡机制的重构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