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13-14页 |
2 UVM 验证方法学 | 第14-24页 |
2.1 UVM 简介 | 第14页 |
2.2 System Verilog 验证语言 | 第14-15页 |
2.3 UVM 验证方法学的特点 | 第15-22页 |
2.3.1 UVM 的树形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2.3.2 UVM 的 phase 机制 | 第16-18页 |
2.3.3 UVM 的 objection 机制 | 第18页 |
2.3.4 UVM 中的 transaction | 第18-19页 |
2.3.5 UVM 的 sequence 机制 | 第19-21页 |
2.3.6 UVM 的 register model 机制 | 第21-22页 |
2.4 UVM 标准库介绍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视频图像 2D 转 3D 模块的 UVM 验证方案设计 | 第24-32页 |
3.1 视频图像 2D 转 3D 模块 | 第24-27页 |
3.1.1 视频图像 2D 转 3D 技术发展的背景 | 第24页 |
3.1.2 视频图像 2D 转 3D 模块的功能介绍 | 第24-26页 |
3.1.3 视频图像 2D 转 3D 模块的接口介绍 | 第26-27页 |
3.2 视频图像 2D 转 3D 模块的验证架构 | 第27-31页 |
3.2.1 验证任务分析 | 第28-29页 |
3.2.2 验证平台总体架构 | 第29-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验证组件的实现 | 第32-47页 |
4.1 验证组件的具体实现 | 第32-46页 |
4.1.1 事务基类 transaction | 第32-34页 |
4.1.2 序列发生器 sequencer | 第34页 |
4.1.3 驱动器 driver | 第34-38页 |
4.1.4 监视器 monitor | 第38-39页 |
4.1.5 代理器 agent | 第39-40页 |
4.1.6 参考模型 reference model | 第40-41页 |
4.1.7 记分板 scoreboard | 第41-42页 |
4.1.8 序列发生激励 sequence | 第42-43页 |
4.1.9 接口 interface | 第43-44页 |
4.1.10 验证环境 env | 第44-45页 |
4.1.11 测试顶层 testcase | 第45页 |
4.1.12 top | 第45-46页 |
4.2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视频图像 2D 转 3D 模块仿真与分析 | 第47-55页 |
5.1 测试用例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5.1.1 冒烟阶段测试 | 第48-49页 |
5.1.2 APB 读写访问测试 | 第49-50页 |
5.1.3 随机图像激励测试 | 第50-52页 |
5.1.4 随机场景测试 | 第52-53页 |
5.1.5 覆盖率情况 | 第53-54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