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电动汽车发展历史及现状前景 | 第8-13页 |
1.1.1 电动汽车的发展历史 | 第8-9页 |
1.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 | 第9-13页 |
1.2 电动汽车主要结构 | 第13-15页 |
1.3 电动汽车类型与特点 | 第15-18页 |
1.3.1 电动汽车的分类 | 第15-17页 |
1.3.2 电动汽车的特点 | 第17-18页 |
1.4 车载动力电池类型及特点 | 第18-21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21-23页 |
第2章 工作环境对LiFePO_4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3-3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3-29页 |
2.1.1 实验电池样品和设备 | 第23-24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4-26页 |
2.1.3 正交实验方案 | 第26-29页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9-38页 |
2.2.1 单体电池放电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2.2.2 电池组放电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LiFePO_4锂离子电池热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值分析 | 第39-50页 |
3.1 电池热数学模型 | 第39-42页 |
3.1.1 导热理论基础 | 第39-41页 |
3.1.2 建立电池热数学模型 | 第41-42页 |
3.2 电池热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简介 | 第42-43页 |
3.3 生热速率数值计算 | 第43-44页 |
3.4 单体电池放电行为及过程理论分析 | 第44-49页 |
3.4.1 扩散系数理论 | 第44-46页 |
3.4.2 恒流放电E~t曲线理论方程描述 | 第46-47页 |
3.4.3 恒流放电E~t曲线理论与实际对应分析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锂离子电池的热特性ANSYS仿真分析 | 第50-61页 |
4.1 单体电池ANSYS热模拟分析 | 第50-57页 |
4.2 电池组ANSYS热模拟分析 | 第57-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电池安装位置对电动汽车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 第61-75页 |
5.1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处理 | 第61-64页 |
5.2 车架自由模态分析 | 第64-74页 |
5.2.1 车架模态分析基础 | 第64页 |
5.2.2 车架自由模态计算 | 第64-65页 |
5.2.3 车架自由模态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65-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