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的服务特点及核心内容 | 第9-10页 |
1.2.1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特点 | 第10页 |
1.2.2 公共交通运营组织的核心内容 | 第10页 |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模式概述 | 第12-18页 |
2.1 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研究及现状 | 第12-15页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1.2 香港 | 第13页 |
2.1.3 国内现状 | 第13-15页 |
2.2 国内外先进城市公共汽车运营发展状况分析 | 第15-16页 |
2.2.1 公交枢纽建设 | 第15-16页 |
2.2.2 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 第16页 |
2.2.3 区域内公交线路跨线运行 | 第16页 |
2.3 浅析国内公交营运调度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2.3.1 基础设施建设 | 第16页 |
2.3.2 线路重复系数高 | 第16-17页 |
2.3.3 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 第17页 |
2.3.4 针对大型活动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差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济南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分析 | 第18-24页 |
3.1 济南市交通发展环境 | 第18-20页 |
3.1.1 城市空间发展布局 | 第18-19页 |
3.1.2 城市区域化发展 | 第19-20页 |
3.1.3 出行方式机动化的发展 | 第20页 |
3.2 济南市交通需求分析 | 第20-22页 |
3.2.1 交通分区系统 | 第20-21页 |
3.2.2 区域交通 | 第21-22页 |
3.3 济南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分析 | 第22-24页 |
3.3.1 济南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现状 | 第22页 |
3.3.2 济南与其它先进城市营运调度管理的差异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济南市公共交通运营组织关键技术分析 | 第24-49页 |
4.1 线网优化技术 | 第24-34页 |
4.1.1 理论研究 | 第24-25页 |
4.1.2 济南公交线网现状 | 第25-31页 |
4.1.3 公交线网存在问题及优化思路 | 第31-33页 |
4.1.4 区域线网优化方案 | 第33-34页 |
4.2 行车作业计划编制技术 | 第34-42页 |
4.2.1 理论研究 | 第35-36页 |
4.2.2 济南公交行车时刻表编制技术 | 第36-42页 |
4.3 行车作业计划的具体编制 | 第42-49页 |
4.3.1 编制顺序 | 第42-45页 |
4.3.2 审核与汇总 | 第45-47页 |
4.3.3 相关指标计算 | 第47页 |
4.3.4 行车计划的严肃性与灵活性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区域调度方法在济南公交运营组织中的应用 | 第49-57页 |
5.1 区域调度方法的概念及要求 | 第49-50页 |
5.1.1 营运调度管理体制需要进行改革 | 第49页 |
5.1.2 营运调度方式要改进 | 第49页 |
5.1.3 智能调度系统需要逐步实施 | 第49-50页 |
5.2 应用背景 | 第50页 |
5.3 应用目标 | 第50-51页 |
5.3.1 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公共交通运营模式 | 第50页 |
5.3.2 充分利用完善实时管理公交运营服务的智能调度系统 | 第50-51页 |
5.3.3 建立一个完善的乘客信息系统 | 第51页 |
5.4 应用工程概况 | 第51-54页 |
5.4.1 线路客流时段分析 | 第52-53页 |
5.4.2 线路运行组织分析 | 第53-54页 |
5.4.3 智能调度系统应用情况 | 第54页 |
5.5 区域调度方法应用过程 | 第54-55页 |
5.6 应用区域调度方法后的效果和评价 | 第55-57页 |
5.6.1 改变现行运营组织和调度方法 | 第55页 |
5.6.2 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 第55页 |
5.6.3 全国公交行业的示范效应 | 第55-57页 |
第六章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