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核反应堆工程论文--反应堆部件及其设计、制造论文--回路及其设备论文

核主泵屏蔽电机温度场分析与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电机内计算流体力学及数值传热学原理第14-18页
    2.1 电机内流体的特性第14页
    2.2 计算流体力学原理第14-16页
        2.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第14-15页
        2.2.2 流体力学数值计算基本流程第15-16页
        2.2.3 电机内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第16页
    2.3 数值传热学理论第16-17页
    2.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3章 核主泵屏蔽电机流体场及温度场耦合计算第18-34页
    3.1 电机性能参数第18-19页
        3.1.1 电机技术参数第18-19页
        3.1.2 电机损耗及分布第19页
    3.2 耦合场求解模型的建立第19-21页
        3.2.1 基本假设第19页
        3.2.2 求解域物理模型第19-20页
        3.2.3 边界条件第20-21页
    3.3 冷却系统结构及冷却原理第21-22页
    3.4 额定工况下计算结果分析第22-32页
        3.4.1 整体温升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第22-26页
        3.4.2 定子股线温升分析第26-27页
        3.4.3 定子绝缘温升分析第27-28页
        3.4.4 定子铁心温升分析第28-29页
        3.4.5 转子导条温升分析第29-30页
        3.4.6 转子铁心温升分析第30-31页
        3.4.7 冷却水温升分析第31-32页
        3.4.8 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第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4章 核主泵屏蔽电机定子端部温度场数值计算第34-50页
    4.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4.1.1 基本假设第34页
        4.1.2 求解域物理模型第34-35页
        4.1.3 求解条件第35页
    4.2 定子端部温度场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5-47页
        4.2.1 方案 1-压指与锥形环不接触时温度场计算及分析第36-40页
        4.2.2 方案 2-压指与锥形环全接触时温度场计算及分析第40-44页
        4.2.3 方案 3-压指与锥形环一半接触时温度场计算及分析第44-47页
    4.3 电机端部温度场计算结果对比研究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bview的电能质量监测和分析系统
下一篇:基于虚拟装配的多层散热器装芯机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