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灾害地质学论文

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评价方法的研究--云南省绥江县看守所场地地质灾害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10页
第1章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第10-11页
        1.1.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2 选题依据第11页
    1.2 地质灾害评估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地质灾害评估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地质灾害评估研究概况第12-13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和技术路线第13-14页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第14-19页
    2.1 自然地理条件第14-16页
        2.1.1 地理位置第14-15页
        2.1.2 社会经济概况第15页
        2.1.3 气象水文第15-16页
    2.2 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第16-19页
        2.2.1 地形地貌第16页
        2.2.2 地层岩性第16-17页
        2.2.3 地质构造第17页
        2.2.4 水文地质条件第17-18页
        2.2.5 地震第18页
        2.2.6 人类工程活动第18-19页
第3章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基本特征第19-23页
    3.1 滑坡第19-21页
        3.1.1 滑坡的主要特征第19-20页
        3.1.2 滑坡的成因机制第20-21页
    3.2 崩塌第21-22页
        3.2.1 崩塌的主要特征第21页
        3.2.2 崩塌的成因机制第21-22页
    3.3 潜在不稳定斜坡第22-23页
第4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23-32页
    4.1 地质灾害评估的范围与级别第23-24页
        4.1.1 地质灾害评估的范围第23页
        4.1.2 地质灾害的评估级别第23-24页
    4.2 评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征第24-30页
        4.2.1 评估区的滑坡第24-27页
        4.2.2 评估区的崩塌危岩第27-28页
        4.2.3 评估区的不稳定斜坡第28-30页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及现状评估第30-32页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第32-35页
    5.1 工程建设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预测第32-33页
        5.1.1 挖方边坡稳定性预测评价第32页
        5.1.2 填方边坡稳定性预测评价第32-33页
        5.1.3 房屋基坑稳定性预测评价第33页
        5.1.4 水渠处斜坡稳定性预测评价第33页
        5.1.5 工程建设弃土场地稳定性预测评价第33页
    5.2 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第33-35页
        5.2.1 工程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第33页
        5.2.2 临时设施建设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第33-34页
        5.2.3 邻近建筑物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第34-35页
第6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综合评估第35-42页
    6.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原则、内容及方法第35-40页
        6.1.1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原则和内容第35页
        6.1.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的方法第35-40页
    6.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第40-41页
    6.3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第41-42页
        6.3.1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级标准第41页
        6.3.2 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第41-42页
第7章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第42-45页
    7.1 防治措施分级第42-43页
        7.1.1 防治措施的分级原则第42页
        7.1.2 防治措施的分级方法第42-43页
    7.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第43-45页
        7.2.1 滑坡灾害的防治措施第43页
        7.2.2 边坡可能失稳的防治措施第43页
        7.2.3 崩塌、危岩体的防治措施第43-44页
        7.2.4 加强生态及地质环境保护措施第44-45页
第8章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智博铁矿成矿作用
下一篇:黑龙江省弓棚子铜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