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智博铁矿成矿作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2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20页 |
1.2.1 中国的铁资源现状 | 第9-11页 |
1.2.2 铁矿类型划分 | 第11-15页 |
1.2.3 火山岩型铁矿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4 阿吾拉勒铁矿带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1.3.1 野外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2 室内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矿区地质 | 第22-31页 |
2.1 矿区地层 | 第25-28页 |
2.1.1 古生界石炭系 | 第25-28页 |
2.1.2 新生界第四系 | 第28页 |
2.2 矿区构造 | 第28-29页 |
2.3 矿区岩浆岩 | 第29-31页 |
2.3.1 侵入岩 | 第29-30页 |
2.3.2 脉岩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矿床地质 | 第31-43页 |
3.1 矿体地质 | 第31-35页 |
3.1.1 Fe13 铁矿段 | 第32页 |
3.1.2 西矿段 | 第32-33页 |
3.1.3 中矿段 | 第33页 |
3.1.4 东矿段 | 第33-35页 |
3.2 矿石 | 第35-40页 |
3.2.1 成因类型 | 第35-36页 |
3.2.2 矿物组成 | 第36页 |
3.2.3 结构、构造 | 第36-40页 |
3.3 围岩蚀变 | 第40-41页 |
3.4 成矿阶段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矿床地球化学 | 第43-56页 |
4.1 样品及分析方法 | 第43-47页 |
4.2 主量元素 | 第47-51页 |
4.3 稀土和微量元素 | 第51-54页 |
4.3.1 稀土元素 | 第51页 |
4.3.2 微量元素 | 第51-54页 |
4.4 PB 同位素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成矿作用 | 第56-61页 |
5.1 成矿构造背景 | 第56-57页 |
5.2 成矿作用 | 第57-59页 |
5.2.1 矿床成因讨论 | 第57页 |
5.2.2 成矿时代 | 第57-58页 |
5.2.3 成矿物质来源 | 第58-59页 |
5.3 成矿模式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