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地区红色风化壳发育特征
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4-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第14-18页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1.3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1.2 拟解决的问题 | 第18-19页 |
1.3 研究方案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区域地理背景及样品采集 | 第21-28页 |
2.1 区域位置 | 第21页 |
2.2 区域气候特征 | 第21-22页 |
2.2.1 气温特征 | 第21-22页 |
2.2.2 降水特征 | 第22页 |
2.2.3 风力及风向特征 | 第22页 |
2.3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2-25页 |
2.3.1 区域地貌特征 | 第22-23页 |
2.3.2 大地构造背景 | 第23-24页 |
2.3.3 区域地层与岩性特征 | 第24-25页 |
2.3.4 地质气候背景 | 第25页 |
2.4 辽南红色风化壳年代推论 | 第25页 |
2.5 风化壳剖面的选择及样品采集 | 第25-28页 |
3 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33页 |
3.1 粒度分析测试及参数计算公式 | 第28-30页 |
3.1.1 风化壳粒度分析测试方法 | 第28页 |
3.1.2 粒度参数计算方法 | 第28-30页 |
3.2 化学元素测试分析方法及化学指标计算公式 | 第30-33页 |
4 辽南地区红色风化壳粒度特征 | 第33-51页 |
4.1 石槽剖面粒度分布特征 | 第33-43页 |
4.2 七顶山剖面粒度分布特征 | 第43-49页 |
4.3 小结 | 第49-51页 |
5 石槽剖面石英颗粒形态、表面结构特征 | 第51-59页 |
5.1 样品处理及试验方法 | 第51-52页 |
5.2 石槽剖面石英颗粒宏观形态特征 | 第52-54页 |
5.3 石槽剖面石英颗粒微观形态特征 | 第54-58页 |
5.4 小结 | 第58-59页 |
6 辽南地区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 | 第59-87页 |
6.1 红色风化壳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59-77页 |
6.1.1 红色风化壳主量元素 | 第59-66页 |
6.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 第66-71页 |
6.1.3 淋溶指数变化特征 | 第71-74页 |
6.1.4 主量元素的迁移特征 | 第74-77页 |
6.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7-82页 |
6.2.1 七顶山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7-78页 |
6.2.2 石槽剖面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78-82页 |
6.3 石槽剖面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中pH值的变化 | 第82-83页 |
6.4 石槽剖面红色风化壳形成过程中磁化率的变化 | 第83-84页 |
6.5 小结 | 第84-87页 |
7 与南方红色风化壳的对比 | 第87-94页 |
7.1 红色风化壳剖面特征 | 第87页 |
7.2 南北方红色风化壳粒度分布特征对比 | 第87-89页 |
7.3 南北方红色风化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 第89-92页 |
7.4 小结 | 第92-94页 |
8 结语 | 第94-98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94-96页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96-97页 |
8.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