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连片特困地区低碳发展研究--基于系统分析与生产效率的视角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8-25页
    1.1 选题背景第18-2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2.1 研究目的第20页
        1.2.2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 研究内容第21-24页
    1.4 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第24-25页
        1.4.1 创新之处第24页
        1.4.2 不足之处第24-2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架构第25-36页
    2.1 文献综述第25-32页
        2.1.1 致贫因素与“PPE”怪圈第25-26页
        2.1.2 反贫困基本理论与模式第26-29页
        2.1.3 生态减贫与绿色减贫第29-31页
        2.1.4 低碳扶贫与低碳发展第31-32页
    2.2 理论架构第32-36页
        2.2.1“PPE”怪圈与“人口—社会—环境”系统第32-33页
        2.2.2“人口—社会—环境”系统解构第33-34页
        2.2.3“人口—社会—环境”系统重构第34-36页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第36-42页
    3.1 数据来源第36-39页
        3.1.1 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第36-38页
        3.1.2 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第38-39页
    3.2 研究方法第39-42页
        3.2.1 定量分析方法第39页
        3.2.2 产业空间与碳源/汇计算第39-42页
第四章 连片特困地区碳排放状况研究第42-51页
    4.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42-45页
        4.1.1 全国总体状况第42-43页
        4.1.2 区域对比分析第43-45页
    4.2 能源消费碳排放状况分析第45-48页
        4.2.1 总量规模状况第45-46页
        4.2.2 碳排放强度状况第46-48页
    4.3 连片特困地区碳排放规模估计第48-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连片特困地区“人口—社会—环境”耦合关系分析第51-57页
    5.1 变量选取及评价指标第51-53页
    5.2 耦合状况及失衡因素分析第53-56页
        5.2.1 各片区县域耦合协调度分析第53-54页
        5.2.2 耦合失衡影响因素分析第54-56页
    5.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碳排放”脱钩关系分析第57-62页
    6.1 农业部门第58-59页
    6.2 非农部门第59-60页
    6.3 脱钩与耦合关系的联合分析第60-61页
    6.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七章 连片特困地区低碳生产效率分析第62-74页
    7.1 模型选择第62-63页
    7.2 指标选取和效率分析第63-66页
        7.2.1 指标选取第63-65页
        7.2.2 无效率因素分析第65-66页
    7.3 片区尺度分析第66-70页
        7.3.1 农业部门第66-68页
        7.3.2 非农部门第68-69页
        7.3.3 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的对比分析第69-70页
    7.4 县域尺度分析第70-72页
        7.4.1 县域尺度与片区尺度的联合分析第70-71页
        7.4.2 县域尺度效率分析第71-72页
    7.5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八章 效率提升Ⅰ: 要素维度第74-92页
    8.1 投资第74-80页
        8.1.1 贫困地区投资现状第74-76页
        8.1.2 碳汇资源价值分析第76-78页
        8.1.3 碳汇资源价值实现第78-80页
    8.2 土地第80-85页
        8.2.1 土地利用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第80-82页
        8.2.2 土地利用类型调整对碳汇资源的影响第82-84页
        8.2.3 土地利用规模调整的碳汇价值第84-85页
    8.3 人口迁移与劳动力配置第85-92页
        8.3.1 经济迁移第86-87页
        8.3.2 生态迁移第87-89页
        8.3.3 经济迁移与生态迁移的交互效应第89-90页
        8.3.4 低碳发展效率约束下的劳动力规模第90-92页
第九章 效率提升Ⅱ:技术维度第92-102页
    9.1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分解第92-94页
        9.1.1 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第93页
        9.1.2 技术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第93-94页
    9.2 脱钩类型与技术缺口比率变化第94-96页
    9.3 脱钩类型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第96-98页
    9.4 典型案例第98-101页
        9.4.1 马铃薯产业化第98-99页
        9.4.2 光伏扶贫第99-100页
        9.4.3 电商扶贫第100-101页
    9.5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十章 连片特困地区环境压力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第102-109页
    10.1 模型选择与修订第102-103页
    10.2 岭回归结果分析第103-105页
    10.3 连片特困地区环境压力预测第105-108页
        10.3.1 参数设定第105-106页
        10.3.2 预测结果第106-108页
    10.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十一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109-112页
    11.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9-110页
    11.2 主要政策建议第110-111页
    11.3 未来研究方向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9页
附录第119-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作者简历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俄罗斯文学中“现代知识分子”思想谱系研究
下一篇:文化认同:台湾妈祖文化传播与“两岸”关系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