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53页 |
1.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简介 | 第13-19页 |
1.1.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 | 第14-19页 |
1.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应用 | 第19-49页 |
1.2.1 气体储存 | 第19-23页 |
1.2.2 荧光材料 | 第23-32页 |
1.2.3 生物医药 | 第32-35页 |
1.2.4 非均相催化 | 第35-49页 |
1.3 咪唑类两性离子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 第49-52页 |
1.4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52-53页 |
第二章 基于3,3’-亚甲基双(1-(4-羧基苯基)-咪唑盐)(H_2bmpc)与Keggin型杂多酸{XW_(12)O_(40)}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 第53-80页 |
2.1 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53-55页 |
2.1.1 实验所用试剂 | 第53-54页 |
2.1.2 测试所用的仪器型号 | 第54-55页 |
2.2 配体H_2bmpcCl_2、H_2bmpc(PF_6)_2与Keggin型杂多酸{XW_(12)O_(40)}构筑单元的合成 | 第55-58页 |
2.2.1 配体H_2bmpcCl_2、H_2bmpc(PF_6)_2的合成 | 第55-57页 |
2.2.2 Keggin型杂多酸{XW_(12)O_(040)}单元的合成 | 第57-58页 |
2.3 基于配体H_2bmpc与Keggin型杂多酸{XW_(120)O_(40)}构筑单元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58-70页 |
2.3.1 化合物1-5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58-69页 |
2.3.2 结果与讨论 | 第69-70页 |
2.4 化合物1-5的性质研究 | 第70-79页 |
2.4.1 化合物1-5的纯度表征 | 第70页 |
2.4.2 化合物1-5的荧光性质 | 第70-71页 |
2.4.3 化合物1-5的有机染料吸附实验 | 第71-73页 |
2.4.4 化合物1-5在有机染料光催化降解中的应用 | 第73-7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三章 基于3,3’-亚甲基双(1-(4-羧基-2-甲基苯基)-咪唑盐)氯化物(H_2mmpcCl_2)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性质研究 | 第80-94页 |
3.1 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80-82页 |
3.1.1 实验所用试剂 | 第80-81页 |
3.1.2 测试所用的仪器型号 | 第81-82页 |
3.2 配体3,3’-亚甲基双(1-(4-羧基-2-甲基苯基)-咪唑盐)氯化物(H_2mmpcCl_2)的合成 | 第82-83页 |
3.3 基于配体H_2mmpcCl_2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83-91页 |
3.3.1 化合物6-8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83-90页 |
3.3.2 化合物6-8的结构特点比较 | 第90-91页 |
3.4 基于化合物6-8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91-93页 |
3.4.1 化合物6-8的纯度表征 | 第91-92页 |
3.4.2 化合物6-8荧光性质 | 第92-9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四章 基于1,3-双(3,5-二苯羧酸)咪唑盐氯化物(H_4dcbimCl)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性质研究 | 第94-108页 |
4.1 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94-96页 |
4.1.1 实验所用试剂 | 第94-95页 |
4.1.2 测试所用的仪器型号 | 第95-96页 |
4.2 配体1,3-双(3,5-二苯羧酸)咪唑盐氯化物(H4dcbimCl)的合成 | 第96-99页 |
4.3 基于配体H_4dcbimCl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99-105页 |
4.3.1 化合物9和10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99-104页 |
4.3.2 化合物9和10的结构特点比较 | 第104-105页 |
4.4 基于化合物9和10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105-106页 |
4.4.1 化合物9和10的纯度表征 | 第105-106页 |
4.4.2 化合物9和10的荧光性质 | 第10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五章 基于4,7-双(3,5-二苯羧酸)-1,3-二乙基-苯并咪唑盐氯化物(H_4tcimCl)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性质研究 | 第108-127页 |
5.1 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109-110页 |
5.1.1 实验所需试剂 | 第109-110页 |
5.1.2 测试所用的仪器规格型号 | 第110页 |
5.2 配体4,7-双(3,5-二苯羧酸)-1,3-二乙基-苯并咪唑氯化盐(H_4tcimCl)的合成 | 第110-115页 |
5.3 基于配体H_4tcimCl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115-119页 |
5.3.1 化合物11和12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115-119页 |
5.3.2 化合物11和12的结构特点比较 | 第119页 |
5.4 基于化合物11的荧光性质研究 | 第119-121页 |
5.4.1 化合物11的纯度表征 | 第119-120页 |
5.4.2 化合物11的荧光性质 | 第120-121页 |
5.5 基于化合物12的催化性能研究 | 第121-126页 |
5.5.1 催化剂前期表征 | 第121-122页 |
5.5.2 化合物12的催化性质 | 第122-12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六章 基于H_4tcimCl与金属-四吡啶基卟啉(M-TPyP,M=Sn~Ⅳ,Mn~Ⅲ)构筑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性质研究 | 第127-143页 |
6.1 所用试剂及仪器 | 第127-129页 |
6.1.1 实验所需试剂 | 第127-128页 |
6.1.2 测试所用的仪器规格型号 | 第128-129页 |
6.2 金属-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M-TPyP,M=H_2,Sn~Ⅳ,Mn~Ⅲ)的合成 | 第129-130页 |
6.2.1 5,10,15,20-四-(4-吡啶基)卟啉的合成 | 第129页 |
6.2.2 Mn~ⅢCl-TPyP的合成 | 第129-130页 |
6.2.3 Sn~Ⅳ(OH)_2-TPyP的合成 | 第130页 |
6.3 基于配体H_4tcimCl与M-TPyP(Sn~Ⅳ,Mn~Ⅲ)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结构及表征 | 第130-135页 |
6.4 基于化合物13催化性能研究 | 第135-142页 |
6.4.1 化合物13和14的纯度表征 | 第135页 |
6.4.2 化合物13和14的稳定性表征 | 第135-137页 |
6.4.3 化合物13的催化性质 | 第137-14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2-143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3-145页 |
7.1 总结 | 第143-144页 |
7.2 展望 | 第144-145页 |
第八章 附录 | 第145-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76页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1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