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国公司债券超额收益率可预测性实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2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第8-9页
    1.2 研究的问题第9-10页
    1.3 本文的创新点第10-11页
    1.4 本文的研究结构第11-12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2-17页
    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2-14页
        2.1.1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预测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2.1.2 公司债收益率预测的文献综述第13-14页
    2.2 国内研究情况分析第14-17页
        2.2.1 国内国债预测文献综述第14-15页
        2.2.2 国内对公司债券预测文献第15-17页
第3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17-23页
    3.1 理论基础第17-19页
        3.1.1 债券的特征第17页
        3.1.2 债券的风险第17-18页
        3.1.3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第18-19页
    3.2 研究方法第19页
    3.3 预测模型第19-21页
    3.4 预测表现衡量第21-23页
        3.4.1 样本内预测表现衡量第21页
        3.4.2 样本外预测表现衡量第21-23页
第4章 数据筛选及变量选取第23-30页
    4.1 数据来源第23-24页
    4.2 研究对象描述第24-26页
    4.3. 变量选取及描述第26-30页
        4.3.1 公司债券超额收益率第26页
        4.3.2 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第26-27页
        4.3.3 债券流动性因素第27-28页
        4.3.4 债券市场的杠杆率第28页
        4.3.5 远期利率第28-29页
        4.3.6 股票市场的因素第29-30页
第5章 解释变量实证分析第30-43页
    5.1 数据检验第30-32页
        5.1.1 数据平稳性检验第30-31页
        5.1.2 变量相关性检验第31-32页
    5.2 单一变量回归分析第32-35页
    5.3 回归变量检验—多元回归第35-43页
        5.3.1 期限利差与信用利差的预测能力第35-36页
        5.3.2 债券市场所有指标的预测能力第36-38页
        5.3.3 股票市场变量影响分析第38-40页
        5.3.4 逐步回归法预测第40-43页
第6章 预测实证分析第43-60页
    6.1 预测模型和实证第43-55页
        6.1.1 ARMA预测—以 5AAA组为例第43-49页
        6.1.2 VAR模型预测—以 5AAA组为例第49-55页
    6.2 预测结果分析第55-60页
        6.2.1 样本内预测第55-57页
        6.2.2 样本外预测第57-60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60-62页
    7.1 全文总结第60-61页
    7.2 未来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数据基金风险与绩效分析
下一篇:基于Realized GARCH-NIG模型的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