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北坡走滑断裂样式特征及其形成机理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题目来源 | 第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7-12页 |
1.3.1 走滑断裂样式 | 第8-9页 |
1.3.2 断裂活动期次 | 第9页 |
1.3.3 区域构造演化史 | 第9-11页 |
1.3.4 走滑断裂形成机制 | 第11-12页 |
1.3.5 存在问题 | 第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1 塔中地区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13页 |
1.4.2 塔中北坡地区断裂演化特征 | 第13页 |
1.4.3 塔中北坡地区走滑断裂形成机理 | 第13页 |
1.5 研究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 第13-16页 |
1.5.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2 完成工作量 | 第14-15页 |
1.5.3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3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2.2 区域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第17-21页 |
2.2.1 塔中北坡构造位置 | 第17-19页 |
2.2.2 勘探现状 | 第19-20页 |
2.2.3 基本断裂特征 | 第20-21页 |
2.3 地层展布特征 | 第21-23页 |
第3章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几何学特征分析 | 第23-40页 |
3.1 走滑断裂剖面几何学特征 | 第23-32页 |
3.1.1 简单构造样式 | 第23-26页 |
3.1.2 花状构造样式 | 第26-29页 |
3.1.3 复合花状构造样式 | 第29-32页 |
3.2 走滑断裂平面展布特征 | 第32-38页 |
3.2.1 加里东中期压扭走滑断裂系统 | 第33-35页 |
3.2.2 海西早期张扭断裂系统 | 第35-37页 |
3.2.3 海西晚期挤压断裂系统 | 第37-38页 |
3.3 走滑断裂构造样式 | 第38-40页 |
第4章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运动学特征分析 | 第40-46页 |
4.1 走滑断裂活动期次 | 第40-42页 |
4.1.1 加里东早期伸展断裂 | 第40-41页 |
4.1.2 加里东中期压扭走滑断裂 | 第41页 |
4.1.3 海西早期张扭走滑断裂 | 第41页 |
4.1.4 海西晚期断裂 | 第41-42页 |
4.2 塔中北坡及走滑断裂构造演化 | 第42-46页 |
4.2.1 加里东早期 | 第42页 |
4.2.2 加里东中期 | 第42-43页 |
4.2.3 海西期 | 第43页 |
4.2.4 印支-喜山期 | 第43-46页 |
第5章 塔中北坡走滑断裂形成机理分析 | 第46-56页 |
5.1 塔中隆起横向差异演化特征 | 第46-50页 |
5.2 主要构造期应力场特征 | 第50-52页 |
5.3 顺南走滑断裂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 第52-56页 |
5.3.1 顺南走滑断裂体系成因 | 第52-54页 |
5.3.2 石油地质意义 | 第54-5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