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为家校合作理论提供支持 | 第11页 |
1.2.2 推动家校合作实践的发展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3.1 家校合作的类型 | 第12-14页 |
1.3.2 家校合作的内容 | 第14-15页 |
1.3.3 家校合作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1.3.4 当前我国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1.3.5 已有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问卷的设计与结果统计 | 第19-32页 |
2.1 问卷设计的理论基础——系统-生态理论 | 第19页 |
2.2 问卷几大维度的设计思路 | 第19-20页 |
2.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 第20页 |
2.4 问卷的信度、效度说明 | 第20-21页 |
2.5 家校合作中双方交往、参与的情况 | 第21-24页 |
2.5.1 缺少交往、参与的平台 | 第21页 |
2.5.2 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参与度较低 | 第21-22页 |
2.5.3 家校合作呈现出单向化 | 第22-23页 |
2.5.4 沟通的方式单一,主要集中在电话联系 | 第23-24页 |
2.6 家校合作的内容 | 第24-29页 |
2.6.1 合作内容以学生的成绩为主,合作内容过于狭窄 | 第24-28页 |
2.6.2 双方对合作的政策或制度了解程度低 | 第28-29页 |
2.7 家校合作的成效 | 第29-32页 |
2.7.1 家长与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满意程度低 | 第29-31页 |
2.7.2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偏离家校合作本意 | 第31-32页 |
第3章 锦屏高中家校合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3.1 家校合作的组织和机构形同虚设 | 第32页 |
3.2 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 第32-33页 |
3.3 双方教育理念的错位、缺失 | 第33-34页 |
3.4 教师与家长对合作认识存在偏差,合作意识淡薄 | 第34页 |
3.5 教师与家长双方合作的限制因素较多 | 第34-36页 |
第4章 锦屏高中家校合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6-42页 |
4.1 完善家校合作的组织和机构 | 第36-37页 |
4.1.1 组织方面 | 第36页 |
4.1.2 机构方面 | 第36-37页 |
4.2 完善家校合作的相关制度 | 第37-38页 |
4.3 树立双方正确的教育理念 | 第38页 |
4.4 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 | 第38-39页 |
4.5 制定适合双方合作的计划、方案,务实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 第39-40页 |
4.5.1 完善“家长会”制度 | 第39-40页 |
4.5.2 设立新课程家长开放日或者开放周 | 第40页 |
4.5.3 网络技术运用于家校合作 | 第40页 |
4.6 加强对教师和家长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素养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