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对宗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第一节 研究的范围和意义第7-9页
  一、李玉阶其人第7-8页
  二、研究范围第8-9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9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9-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1-13页
第二章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13-21页
 第一节 政治上的剧烈动荡第13-15页
 第二节 文化上的巨大冲击第15-16页
 第三节 信仰上的普遍缺失第16-18页
 第四节 天德教的奠基第18-19页
 第五节 其它原因第19-21页
第三章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的理论结构第21-38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21-25页
  一、宇宙之乱第22-23页
  二、社会之乱第23-24页
  三、人生之乱第24-25页
 第二节 问题的分析第25-34页
  一、人与神的关系第26-28页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第28-29页
  三、人与人的关系第29-30页
  四、人的身心关系第30-31页
  五、人生之究竟第31-32页
  六、问题的根源第32-34页
 第三节 问题的解决第34-38页
  一、奋斗的必要性第34-35页
  二、奋斗的可行性第35-36页
  三、奋斗的具体途径和目标第36-38页
第四章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的精神内涵第38-46页
 第一节 自强不息的精神第38-39页
 第二节 以和为贵的精神第39-42页
  一、以和为道第40-41页
  二、维和求和第41-42页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精神第42-46页
  一、人本的宇宙观第42-43页
  二、人本的修持观第43-44页
  三、人本的宗教观第44页
  四、人本的社会实践第44-46页
第五章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的特点第46-70页
 第一节 领域上的综合性第46-55页
  一、科学知识的引入第46-50页
  二、哲学思想的兼采第50-53页
  三、科学与哲学、宗教的合流第53-55页
 第二节 宗教上的包容性第55-57页
  一、在神灵观上的会通第55页
  二、在灵魂观上的会通第55-56页
  三、在感应上的会通第56页
  四、在修持和解脱上的会通第56-57页
 第三节 文化上的继承性第57-66页
  一、天人合一思想第58-60页
  二、心物一元二用论第60-62页
  三、大同思想第62-63页
  四、修身思想第63-66页
 第四节 内容上的时代性第66-70页
  一、密切联系战争与混乱的时局第66页
  二、积极顺应民主与科学的时代思潮第66-70页
第六章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和现代意义第70-76页
 第一节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的影响第70-71页
  一、宗教上的影响第70-71页
  二、学术上的影响第71页
 第二节 李玉阶早期宗教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第71-76页
  一、对重建道德伦理的启发第72-73页
  二、对传统文化出路的启发第73页
  三、对现代宗教的启发第73-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致谢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支遁集》校注
下一篇:《百丈清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