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飞跃中农民问题之突破作用的理论认识 | 第16-22页 |
2.1 概念分析 | 第16-19页 |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第16-17页 |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 第17页 |
2.1.3 农民问题 | 第17-18页 |
2.1.4 突破口 | 第18-19页 |
2.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选择突破口的目标和原则 | 第19-20页 |
2.2.1 目标 | 第19-20页 |
2.2.2 原则 | 第20页 |
2.3 农民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突破口 | 第20-22页 |
3 农民问题: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突破口 | 第22-33页 |
3.1 农民问题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突破口的必然性 | 第22-26页 |
3.1.1 多次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 | 第22-24页 |
3.1.2 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第24-25页 |
3.1.3 农村地区受反动势力影响的相对薄弱 | 第25-26页 |
3.2 农民问题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突破口的推进过程 | 第26-29页 |
3.2.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 第26-27页 |
3.2.2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 第27-28页 |
3.2.3 长征壮举的启动 | 第28-29页 |
3.2.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 第29页 |
3.3 农民问题在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的贡献 | 第29-33页 |
3.3.1 形成了农民是革命胜利的主力军思想 | 第30-31页 |
3.3.2 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 第31页 |
3.3.3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 | 第31-33页 |
4 农民问题: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突破口 | 第33-42页 |
4.1 农民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口的必然性 | 第33-35页 |
4.1.1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 第33-34页 |
4.1.2 农民生活的贫困落后 | 第34-35页 |
4.1.3 包产到户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35页 |
4.2 农民问题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口的推进过程 | 第35-38页 |
4.2.1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开展 | 第36页 |
4.2.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 第36-37页 |
4.2.3 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 | 第37-38页 |
4.3 农民问题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作用 | 第38-42页 |
4.3.1 奠定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基础 | 第38-39页 |
4.3.2 推动了社会结构的转型 | 第39-40页 |
4.3.3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 第40-42页 |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中选择突破口的经验和启示 | 第42-46页 |
5.1 选择突破口的经验 | 第42-44页 |
5.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客观实际紧密结合 | 第42-43页 |
5.1.2 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 | 第43-44页 |
5.2 选择突破口的启示 | 第44-46页 |
5.2.1 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问题 | 第44页 |
5.2.2 调动农民积极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永久课题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