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黄土高原地区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的关系研究--以庆阳市为例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1.3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1.3.1 地理区位概况 | 第19页 |
1.3.2 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3.3 经济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1.3.4 区域环境现状 | 第21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21-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指标选取与模型构建 | 第24-30页 |
2.1 基于VAR的耦合模型 | 第24-27页 |
2.1.1 指标选取 | 第24-25页 |
2.1.2 模型构建 | 第25-27页 |
2.2 基于“诅咒”效应的计量分析模型 | 第27-30页 |
2.2.1 指标选取 | 第27-28页 |
2.2.2 模型构建 | 第28-30页 |
3.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的耦合关系研究 | 第30-45页 |
3.1 旅游业与经济的耦合关系 | 第30-36页 |
3.1.1 ADF检验 | 第30-31页 |
3.1.2 协整分析 | 第31页 |
3.1.3 VAR模型的检验 | 第31-32页 |
3.1.4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分析 | 第32-36页 |
3.2 旅游业与环境的耦合关系 | 第36-43页 |
3.2.1 ADF检验 | 第36-37页 |
3.2.2 协整分析 | 第37-38页 |
3.2.3 VAR模型的检验 | 第38页 |
3.2.4 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分析 | 第38-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旅游业发展的诅咒效应及其传导机制研究 | 第45-55页 |
4.1 旅游业对经济的“诅咒”效应 | 第45-50页 |
4.1.1“诅咒”现象分析 | 第45-46页 |
4.1.2 传导机制分析 | 第46-50页 |
4.2 旅游业对环境的“诅咒”效应 | 第50-54页 |
4.2.1 诅咒现象分析 | 第50-51页 |
4.2.2 传导机制分析 | 第51-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旅游业与经济、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5-59页 |
5.1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 第55-56页 |
5.2 重视品牌打造与旅游市场的开拓 | 第56页 |
5.3 加强旅游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56-57页 |
5.4 重视科技创新,进行智慧旅游建设 | 第57页 |
5.5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 第57-58页 |
5.6 转变旅游业经济发展方式 | 第58-59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60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