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1.1 牛结核病的流行与危害 | 第9-10页 |
1.2 当前的诊断方法 | 第10-13页 |
1.2.1 细菌学检测 | 第10页 |
1.2.2 结核菌素皮试试验 | 第10-11页 |
1.2.3 血清学检测 | 第11页 |
1.2.4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 第11页 |
1.2.5 IFN-γ体外释放法 | 第11-13页 |
1.3 IFN-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4 芽胞及其应用 | 第16-20页 |
1.4.1 芽胞简介 | 第16-17页 |
1.4.2 芽胞的应用 | 第17-20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2. 芽胞@Zr~(4+)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第22-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2.1.3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巨大芽胞杆菌芽胞的培养 | 第23页 |
2.2.2 巨大芽胞杆菌芽胞的预处理 | 第23-24页 |
2.2.3 芽胞@Zr~(4+)微球的制备 | 第24页 |
2.2.4 芽胞及芽胞@Zr~(4+)微球的表征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2页 |
2.3.1 巨大芽胞杆菌处理前后对比 | 第25-26页 |
2.3.2 处理前后芽胞及芽胞@Zr~(4+)微球的Zeta电位表征 | 第26-27页 |
2.3.3 芽胞吸附Zr~(4+)的吸附性质表征 | 第27-28页 |
2.3.4 芽胞及芽胞@Zr~(4+)的FTIR表征 | 第28-29页 |
2.3.5 芽胞及芽胞@Zr~(4+)的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 | 第29-32页 |
3 芽胞@Zr~(4+)微球用于牛结核病诊断 | 第32-56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1.1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3.1.2 主要试剂 | 第32-33页 |
3.1.3 主要溶液的配置 | 第3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3-41页 |
3.2.1 实验原理 | 第33-35页 |
3.2.2 Bradford法测定牛IFN-γ蛋白浓度 | 第35-36页 |
3.2.3 免疫芽胞微球的制备 | 第36页 |
3.2.4 牛IFN-γ定量的免疫反应过程 | 第36-37页 |
3.2.5 牛IFN-γ定量ELISA操作步骤(对照) | 第37-38页 |
3.2.6 线性、灵敏性、重复性及特异性试验 | 第38页 |
3.2.7 检测精准性 | 第38页 |
3.2.8 本方法用于临床样品的诊断 | 第38-40页 |
3.2.9 商业诊断试剂盒BovigamTM的操作步骤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6页 |
3.3.1 Bradford法测定重组牛IFN-γ蛋白浓度 | 第41页 |
3.3.2 免疫检测条件的优化 | 第41-50页 |
3.3.3 工作曲线、检测限、重现性 | 第50-52页 |
3.3.4 特异性 | 第52-53页 |
3.3.5 实际样品检测的精准性 | 第53-54页 |
3.3.6 本方法和BovigamTM商业试剂盒对牛结核病诊断结果的比较 | 第54-56页 |
4 讨论与小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附录 | 第66-68页 |
1. 论文补充材料 | 第66-67页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