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栅位移传感器动态误差修正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1.1 时栅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1.1.2 时栅工作原理 | 第12页 |
1.1.3 动态误差补偿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4-16页 |
2 时栅动态误差分析 | 第16-32页 |
2.1 傅里叶变换法 | 第16-17页 |
2.2 功率谱密度法 | 第17-18页 |
2.3 Allan方差分析法 | 第18-25页 |
2.3.1 Allan方差简介 | 第18-19页 |
2.3.2 Allan方差噪声特性分析 | 第19-25页 |
2.4 时栅误差类型 | 第25-28页 |
2.4.1 系统误差 | 第25-26页 |
2.4.2 随机误差 | 第26-28页 |
2.5 时栅动态误差分析 | 第28-29页 |
2.5.1 时栅系统误差补偿 | 第28页 |
2.5.2 基于Allan方差的时栅随机误差分析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3 时栅动态误差的时间序列建模 | 第32-44页 |
3.1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 第32-33页 |
3.1.1 自回归(AR)模型 | 第32-33页 |
3.1.2 滑动平均(MA)模型 | 第33页 |
3.1.3 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 | 第33页 |
3.2 时栅数据预处理 | 第33-35页 |
3.2.1 异常数据去除 | 第34页 |
3.2.2 趋势项去除 | 第34-35页 |
3.2.3 提取常值分量 | 第35页 |
3.3 数据检验 | 第35-37页 |
3.3.1 平稳性检验 | 第35-36页 |
3.3.2 周期性检验 | 第36-37页 |
3.3.3 正态性检验 | 第37页 |
3.4 模型建立 | 第37-43页 |
3.4.1 模型识别 | 第37-39页 |
3.4.2 阶数确定 | 第39-41页 |
3.4.3 参数估计 | 第41-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卡尔曼滤波分析 | 第44-50页 |
4.1 卡尔曼滤波 | 第44-46页 |
4.1.1 状态方程和量测方程 | 第44-45页 |
4.1.2 卡尔曼滤波解算原理 | 第45-46页 |
4.1.3 卡尔曼滤波解算步骤 | 第46页 |
4.2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 第46-49页 |
4.2.1 新息相关法自适应滤波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4.2.2 新息相关法自适应滤波最优滤波状态 | 第48-49页 |
4.2.3 新息相关法自适应滤波参数调整过程 | 第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应用与分析 | 第50-58页 |
5.1 时栅动态测量系统设计 | 第50-53页 |
5.1.1 信号处理模块 | 第51页 |
5.1.2 串行通信模块 | 第51-52页 |
5.1.3 上位机模块 | 第52-53页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5.2.1 时栅随机误差的常规卡尔曼滤波分析 | 第53-56页 |
5.2.2 两种卡尔曼滤波效果比较 | 第56-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总结 | 第58页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