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危机传播中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博弈--以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1-16页
    一、论文选题来源第11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15页
        (一) 关于危机传播的研究第12-13页
        (二) 关于两个舆论场的研究第13-15页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第15-16页
第一章 天津爆炸事故中官方舆论场的研究第16-30页
    第一节 政府、官微、媒体:官方舆论场的建构第16-26页
        一、政府权威信息:新闻发布会第16-21页
        二、网络阵地发声:官方微博、微信第21-24页
        三、追踪和追问:媒体报道第24-26页
    第二节 发布、报道、引导:官方舆论场的传播第26-28页
        一、多元渠道发布信息第26页
        二、深度报道挖掘真相第26-27页
        三、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第27-28页
    第三节 权威、积极、滞后:官方舆论场的特点第28-30页
        一、权威发布:掌握第一手资讯第28页
        二、融合发布:全媒体主动出击第28页
        三、滞后发布:地方信息成短板第28-29页
        四、同质谣言:浑水摸鱼乱搅局第29-30页
第二章 天津爆炸案中民间舆论场的研究第30-34页
    第一节 微博、微信、论坛:民间舆论场的建构第30-31页
        一、微博:“第一现场”第30页
        二、微信:朋友圈传播第30-31页
        三、论坛:鱼龙混杂第31页
    第二节 记录、转发、评论:民间舆论场的传播第31-32页
        一、用状态记录新闻第31-32页
        二、用转发传播消息第32页
        三、用评论聚集舆论第32页
    第三节 首发、多元、谣言:民间舆论场的特点第32-34页
        一、首发消息:化被动为主动第32-33页
        二、多元声音: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第33页
        三、谣言四散:是要真相还是要“眼球”第33-34页
第三章 危机传播中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冲突与合作第34-41页
    第一节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冲突第34-37页
        一、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之间的话语权争夺第34-35页
        二、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第35-36页
        三、民间舆论场对官方舆论场的解构第36-37页
    第二节 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合作第37-41页
        一、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议题的重合第37-38页
        二、官方舆论场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声第38-39页
        三、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良性互动第39-41页
第四章 危机传播中构建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良性互动传播机制第41-52页
    第一节 危机潜伏期:预防与监测第41-44页
        一、社情监测:及时发现危机第41-42页
        二、预案制定:沉着应对危机第42-43页
        三、素质普及:理性对待危机第43-44页
    第二节 危机爆发期:发布与反馈第44-47页
        一、积极应对:及时发布信息第45-46页
        二、借势媒体:发布指导信息第46-47页
        三、关注动态:合理补充舆论第47页
    第三节 危机蔓延期:管控与报道第47-49页
        一、管控谣言:正确引导舆论第47-48页
        二、后续报道:全面追踪事件第48-49页
    第四节 危机解决期:整合与反思第49-52页
        一、政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体系第49-50页
        二、媒体承担反思功能,推动制度变革第50页
        三、培养公众危机意识,提高媒介素养第50-51页
        四、构建多方交流平台,深化跨域合作第51-52页
结语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伦敦新闻画报》的近代中国镜像研究(1842-1873)
下一篇:侧取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