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一、引言 | 第8-14页 |
(一) 选题的缘由 | 第8-10页 |
1、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2、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2、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3、访谈法 | 第13页 |
(四) 研究总体思路 | 第13-14页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一) 思想品德 | 第14页 |
(二) 思想品德教育 | 第14页 |
(三) 中专生 | 第14页 |
(四) 中等职业学校 | 第14页 |
(五) 中等职业教育 | 第14-15页 |
三、呼和浩特市中专生思想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15-20页 |
(一) 对政治关心较少,对物质利益关注较多 | 第15-16页 |
(二) 纪律性不强,不能明辨是非 | 第16页 |
(三) 学习缺乏动力,对就业认识不充分 | 第16-17页 |
(四) 不能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不够健康 | 第17页 |
(五) 法制观念淡漠,法律意识不强 | 第17-18页 |
(六) 缺乏诚信,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 第18-20页 |
四、呼和浩特市中专生思想品德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0-30页 |
(一) 学校方面的原因 | 第20-23页 |
1、各中专学校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主体需求重视不够 | 第20-21页 |
2、德育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 第21-23页 |
3、中专学校对德育课重视不够,各方面投入相对较少 | 第23页 |
(二)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 第23-24页 |
(三) 家庭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24-26页 |
1、家长对社会道德问题认识偏差的影响 | 第24页 |
2、家庭教育方法上存在偏差的影响 | 第24-25页 |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差距的影响 | 第25页 |
4、家长自身素质偏低的影响 | 第25-26页 |
(四)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26-30页 |
1、社会风气、道德面貌、精神氛围对中专生的影响 | 第26-27页 |
2、科学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普及对中专生的影响 | 第27-30页 |
五、解决呼和浩特市中专生思想品德问题的教育对策 | 第30-36页 |
(一)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发挥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 | 第30-33页 |
1、提高对学校德育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 第30页 |
2、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素养 | 第30页 |
3、突出德育课地位,做好德育课改革 | 第30-31页 |
4、建设校园文化,创建良好校园环境 | 第31页 |
5、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 第31-32页 |
6、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 | 第32-33页 |
(二) 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 | 第33-34页 |
1、积极和家长沟通,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 第33页 |
2、规范家长行为,提高德育实效 | 第33-34页 |
(三) 治理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34页 |
(四)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合力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六、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1:调查问卷样张 | 第39-42页 |
附录2:访谈题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