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其对构建“近自然群落”的启示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1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1-16页
    2.1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结构研究进展第11-13页
    2.2 近自然群落建设及其研究进展第13-16页
第三章 自然概况第16-19页
第四章 研究方法第19-24页
    4.1 数据来源第19-20页
    4.2 数据分析第20-23页
    4.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五章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结构第24-48页
    5.1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外貌第24-29页
        5.1.1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活型特征第24-25页
        5.1.2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叶特征第25-26页
        5.1.3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果实类型第26-27页
        5.1.4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观赏特性第27-29页
    5.2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第29-41页
        5.2.1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特征第29-33页
        5.2.2 大岭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特征第33-38页
        5.2.3 白云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组成特征第38-41页
    5.3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结构特征第41-46页
        5.3.1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第41-42页
        5.3.2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组成比例第42-43页
        5.3.3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垂直分层结构第43-45页
        5.3.4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稳定性第45-46页
    5.4 小结第46-48页
第六章 对构建“近自然群落”的启示第48-63页
    6.1“近自然群落”构建原则第48-50页
        6.1.1 生态模拟原则第48页
        6.1.2 生态位原则第48-49页
        6.1.3 资源节约性原则第49页
        6.1.4 生态效益性原则第49页
        6.1.5 景观美学原则第49-50页
    6.2 对构建“近自然群落”的启示第50-61页
        6.2.1 对“近自然群落”景观的启示第50-51页
        6.2.2 对“近自然群落”物种选择的启示第51-52页
        6.2.3 对“近自然群落”种类搭配的启示第52-57页
        6.2.4 对“近自然群落”空间配置启示第57-61页
    6.3 小结第61-6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7.1 结论第63页
    7.2 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5页
附录 3:南亚热带近自然植物群落潜在物种名录第7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陌陌网络社交伦理研究
下一篇:商业地产绿色建筑技术设计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