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地质符号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2 符号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2.1 地图符号概述 | 第19-29页 |
2.1.1 地图符号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地图符号的类型 | 第19-22页 |
2.1.3 地图符号的属性 | 第22-29页 |
2.2 符号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29-30页 |
2.3 符号数据库的存储 | 第30-31页 |
2.4 面向对象的思想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地图符号对象模型 | 第33-42页 |
3.1 地图符号对象的概念模型 | 第33-35页 |
3.2 地图符号对象的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3.3 地图符号对象模型的验证 | 第37-41页 |
3.3.1 点状符号子对象模型验证 | 第37-39页 |
3.3.2 线状符号子对象模型验证 | 第39-40页 |
3.3.3 填充状符号子对象模型验证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地质符号数据库的设计 | 第42-53页 |
4.1 地质符号分类及编码设计 | 第42-44页 |
4.2 数据库的设计 | 第44-52页 |
4.2.1 概念模型设计 | 第44-45页 |
4.2.2 逻辑模型设计 | 第45-47页 |
4.2.3 物理模型设计 | 第47-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地质符号数据库实现 | 第53-61页 |
5.1 开发平台 | 第53-54页 |
5.2 地质符号数据库的访问机制 | 第54-57页 |
5.2.1 地质符号获取方法 | 第55-56页 |
5.2.2 地质符号的渲染方法 | 第56-57页 |
5.3 地质符号的成果展示 | 第57-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