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论文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室内定位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系统指标 | 第11-13页 |
| 1.3.1 论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11-12页 |
| 1.3.2 系统技术指标 | 第12-13页 |
| 第2章 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 第13-23页 |
| 2.1 几种主流的基于测距的室内定位方法 | 第13-14页 |
| 2.1.1 TOA方法和TDOA方法 | 第13页 |
| 2.1.2 AOA方法 | 第13-14页 |
| 2.1.3 接收信号强度测距方法(RSSI) | 第14页 |
| 2.2 基于RSSI的测距方法 | 第14-18页 |
| 2.2.1 基于固定节点先验知识的测距方法 | 第15-16页 |
| 2.2.2 基于最小二乘拟合曲线的测距方法 | 第16-18页 |
| 2.3 基于测距的定位算法 | 第18-22页 |
| 2.3.1 基于测距的基本定位原理 | 第18-19页 |
| 2.3.2 极大似然估计法 | 第19页 |
| 2.3.3 基于泰勒展开的循环最小二乘法 | 第19-20页 |
| 2.3.4 三边测距质心法 | 第20-2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室内定位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23-55页 |
| 3.1 系统设计原理概述 | 第23页 |
| 3.2 硬件平台设计 | 第23-34页 |
| 3.2.1 基于CC2530的射频收发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4-28页 |
| 3.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底板硬件设计 | 第28-30页 |
| 3.2.3 基于STM32的定位数据采集器模块 | 第30-34页 |
| 3.3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34-45页 |
| 3.3.1 基于IEEE802.15.4 的ZigBee协议栈 | 第34-36页 |
| 3.3.2 节点程序设计 | 第36-40页 |
| 3.3.2.1 网络协调器节点 | 第36-38页 |
| 3.3.2.2 固定路由节点 | 第38-39页 |
| 3.3.2.3 移动终端节点 | 第39-40页 |
| 3.3.3 基于uC/OS II的数据采集器程序设计 | 第40-45页 |
| 3.3.3.1 uC/OS II的移植 | 第41-43页 |
| 3.3.3.2 基于uIP的以太网通信 | 第43-45页 |
| 3.4 上位机定位监测客户端的设计 | 第45-53页 |
| 3.4.1 节点列表管理 | 第47-49页 |
| 3.4.2 实验空间平面图设计 | 第49-50页 |
| 3.4.3 定位解算模块 | 第50-51页 |
| 3.4.4 节点信息管理数据库 | 第51-53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55-61页 |
| 4.1 系统整体构建 | 第55-56页 |
| 4.1.1 移动节点模块与固定节点模块的实现 | 第55页 |
| 4.1.2 定位数据收集器的实现 | 第55-56页 |
| 4.2 数据收集器与PC的网口通信测试 | 第56-57页 |
| 4.3 实测室内定位监测系统的性能并分析 | 第57-60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