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超连续谱概况以及对泵浦光源的要求 | 第10-11页 |
1.2 与超连续谱和非相干光源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激光作为泵浦源产生超连续谱 | 第12-15页 |
1.2.2 ASE光源作为泵浦源产生超连续谱 | 第15-17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光子晶体光纤中产生超连续谱的原理 | 第19-25页 |
2.1 超连续谱产生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2.2 光纤中的色散和非线性效应 | 第21-25页 |
2.2.1 色散特性 | 第21-22页 |
2.2.2 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 | 第22-25页 |
2.2.2.1 自相位调制与交叉相位调制 | 第22页 |
2.2.2.2 调制不稳定性与四波混频 | 第22-23页 |
2.2.2.3 光孤子、孤子分裂与色散波 | 第23-24页 |
2.2.2.4 受激拉曼散射与孤子自频移 | 第24-25页 |
第三章 脉冲ASE与脉冲激光的放大 | 第25-45页 |
3.1 脉冲ASE种子源及其放大 | 第25-38页 |
3.1.1 脉冲ASE种子源 | 第25-29页 |
3.1.1.1 连续ASE光源 | 第25-27页 |
3.1.1.2 脉冲ASE的产生 | 第27-29页 |
3.1.2 脉冲ASE经一级放大后的输出特性 | 第29-30页 |
3.1.3 脉冲ASE经二级放大后的输出特性 | 第30-34页 |
3.1.3.1 未接隔离器时的输出特性 | 第31-33页 |
3.1.3.2 接入两个隔离器后的输出特性 | 第33-34页 |
3.1.4 脉冲ASE经主放大器后输出特性 | 第34-38页 |
3.1.4.1 未开主放泵浦源时的输出特性 | 第34-36页 |
3.1.4.2 开主放泵浦源后的输出特性 | 第36-38页 |
3.2 脉冲激光种子源及其放大 | 第38-42页 |
3.2.1 脉冲激光种子源 | 第38-39页 |
3.2.2 脉冲激光种子源的一级放大 | 第39页 |
3.2.3 脉冲激光经二级放大后的输出特性 | 第39-41页 |
3.2.3.1 未接隔离器时的输出特性 | 第39-40页 |
3.2.3.2 接入两个隔离器后的输出特性 | 第40-41页 |
3.2.4 脉冲激光经主放大器后的输出特性 | 第41-42页 |
3.2.4.1 未开主放泵浦源时的输出特性 | 第41-42页 |
3.2.4.2 开主放泵浦源后的输出特性 | 第42页 |
3.3 脉冲中包含连续成分的判断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脉冲ASE与脉冲激光泵浦PCF产生超连续谱 | 第45-49页 |
4.1 脉冲ASE泵浦PCF产生超连续谱 | 第45-47页 |
4.1.1 未开主放时的输出光谱 | 第45-46页 |
4.1.2 开主放后的超连续谱输出 | 第46-47页 |
4.2 脉冲激光泵浦PCF产生超连续谱 | 第47-48页 |
4.2.1 未开主放时的超连续谱输出 | 第47页 |
4.2.2 开主放后的超连续谱输出 | 第47-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总结 | 第49-50页 |
5.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页 |